2025年5月13日,奥林巴斯宣布,将于2026年3月财年内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启动内窥镜组装工厂运营,并同步深化与中国医疗机构的医生培训合作。
中国是奥林巴斯最主要的市场之一,占了其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以上。早在1972年,奥林巴斯就已率先在中国开展内窥镜业务,1987年公司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正式开启了中国业务。并先后在上海(2009年)、北京(2011年)和广州(2013年)建立医疗技术培训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奥林巴斯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在上海设有进口贸易和销售公司,在上海、广州设有维修工厂,在大连设有共享服务中心,并在多地有医师培训中心。
此次的苏州内窥镜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作为落地“中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是奥林巴斯首次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研发基地,同时也是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地区生产。
2025年 4 月 25 日,奥林巴斯宣布任命美敦力前执行副总裁兼内外科产品组合总裁 Bob White为其首席执行官(CEO)。Bob在2024 年 4 月之前,他曾担任美敦力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总裁,常驻新加坡,负责亚太地区和日本事务。在 Covidien 任职期间,他曾担任新兴市场总裁和呼吸和监测解决方案总裁。在加入美敦力之前,Bob 曾在 GE医疗、Merge Healthcare 和 IBM 医疗保健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Bob在亚洲任职期间曾主导东南亚市场本地化供应链建设,其“以产促销”策略或为奥林巴斯中国区改革提供范本。
奥林巴斯董事长兼社长竹内康雄在13日财报说明会上强调:“White先生在亚洲市场拥有丰富经验,其全球化视野将为公司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然而,市场分析指出,White面临的挑战不仅在于短期销售压力,更需应对中国政府“优先国产”政策对进口医疗设备的长期挤压。
奥林巴斯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呈现“国产替代”加速、进口品牌份额收缩趋势。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内窥镜领域国产品牌市占率已达38%,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跨国企业还面临DRG/DIP支付改革、集采常态化等政策冲击,部分外资厂商中国区营收同比降幅超15%。相信后续,将有更多外资品牌的国产内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