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52亿元!巨头被私有化退市

日期:2025-07-22
浏览量:3165

拆分三年,股价低迷,一场溢价99%的收购让这家牙科企业绝处逢生。

消息公布的瞬间,市场给出了最直白的反应——ZimVie(ZIMV)股价单日暴涨122%,从每股8.44美元跃升至18.76美元。这场突如其来的资本狂欢,源于私募股权公司ArchiMed宣布以每股19美元现金全资收购ZimVie,交易总额高达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3亿元)。

图片

这一价格较该股过去90天的交易均价溢价99%,几乎翻倍。对2022年才从骨科巨头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拆分独立的ZimVie而言,这笔交易既是一次资本退出,更是一场战略救赎。

股价翻倍背后的资本逻辑

每股19美元现金——当ArchiMed抛出这个收购价,资本市场瞬间沸腾。这一价格不仅接近ZimVie股票市值的两倍,更为长期低迷的股东注入一剂强心针。截至上周五收盘,ZimVie股价仅为8.44美元,交易消息让股价飙升至18.76美元,单日涨幅创下122%的惊人纪录。

根据协议条款,这笔交易附带了一项关键权利:40天的“寻购期”,截止至今年8月29日。在此期间,ZimVie仍可主动寻求其他潜在买家提出更高报价。若无人竞争,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交割,届时ZimVie将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ArchiMed旗下私有企业。

从巨头分拆到断臂求生

ZimVie的故事始于一场备受瞩目的拆分。2022年3月,全球骨科巨头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将其脊柱和牙科业务剥离,成立独立上市公司ZimVie。新公司名字取自母公司“Zim”与法语中“生命”(Vie)的组合,承载着开拓全球牙科与脊柱市场的雄心。

拆分之初,ZimVie手握两大核心业务:脊柱产品线涵盖植入物、螺钉、板杆等手术器材;牙科业务则包括种植牙系统、生物材料移植物及数字扫描设备。公司拥有2600名员工,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威斯敏斯特。

独立之路却布满荆棘。2023年财报显示,ZimVie全年总营收9.095亿美元,同比下滑9.8%,净亏损高达6399万美元。其中脊柱业务成为最大拖累,销售额同比锐减9050万美元。

图片

面对困局,管理层果断“断臂”:2023年12月,ZimVie以3.75亿美元将脊柱业务出售给私募基金H.I.G. Capital。今年4月交易完成后,ZimVie彻底转型为纯牙科企业。

EBITDA成估值关键锚点

在剥离脊柱业务后,聚焦牙科的ZimVie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显脆弱。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销售额1.1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5.2%。管理层预计2025全年收入将在4.45亿至4.6亿美元之间,意味着可能面临1%的下降或实现2%的增长。

真正吸引私募目光的是其盈利能力。2024年,ZimVie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利润率稳定在13.3%。这一指标成为估值核心——7.3亿美元的收购价对应其EBITDA的12.7倍,精准落在私募对中型医疗企业10-15倍的标准估值区间内。

ArchiMed管理合伙人André-Michel Ballester在声明中强调:“该公司拥有强大的基本面和令人信服的增长潜力”。私募看中的,正是其现金流生成能力与成本控制空间。

私募巨头的“医疗技术拼图”

ArchiMed此次出手,延续了其在医疗技术领域的一贯策略。2022年,该基金曾以11亿美元将新生儿护理设备商Natus Medical私有化,当时给出29%的溢价。收购后整合运营、提升效率,正是私募基金的专长所在。

ArchiMed而言,ZimVie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牙科数字化的战略布局。2024年,公司推出的Real Guide手术规划软件实现39%的增长,Implant Concierge解决方案增长14%。这些数字化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牙科诊所采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全球牙科种植市场预计将以6.9%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到2034年达到96亿美元规模。ZimVie聚焦高端种植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恰好占据市场增长最快赛道。

私有化后,公司可摆脱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压力,加大在“即刻种植”等高增长领域投入。美国即刻种植牙市场规模已达1.5亿美元,技术优势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与成本。

全口重建的蓝海机遇

在竞争白热化的牙科种植市场,ZimVie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其最大亮点。其开发的数字工作流工具,显著提升了植体定位精度和手术效率。随着全球牙医日益依赖数字技术改善患者疗效,这一优势正转化为市场份额。

全口重建业务已成为增长新引擎,贡献公司总收入的8.5-9%。该技术通过有限植入体支持完整牙桥,大幅降低患者时间和费用。

集采落标后的战略撤退

在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ZimVie却遭遇滑铁卢。2023年3月,国家脊柱集采结果公布,ZimVie在第十一组椎间盘系统因“降幅不足成为唯一落标厂家”,拱手让出533个采购量。第十二组颈椎融合器系统中标名单中,同样不见其踪影。

类似剧情早在上演。2021年安徽脊柱集采中,相比报出最高降幅的同行,捷迈邦美(当时尚未拆分)仅中标8组产品中的3组。而在种植牙集采中,ZimVie旗下邦美品牌的钛合金系统报价超出限价,相当于主动弃标。

dental

这些挫折直接导致战略撤退。2023年底,ZimVie宣布撤出中国脊柱市场,同时评估牙科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态势。这一决定虽有无奈,却也使其避开最惨烈价格战。中国种植牙市场潜力巨大——全球78亿人口共缺失300亿颗牙,其中200亿颗适合种植,但目前仅有10%的人群负担得起。2021年全球实际种植量仅3200万颗,中国作为未来增长核心市场的位置依然稳固。

拆分潮与私募收购的交响

ZimVie的三年旅程,折射出医疗科技行业的深层变革。巨头拆分已成潮流:GE拆分医疗业务,强生剥离消费者健康部门,国内微创医疗接连分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等子公司上市。拆分旨在释放业务价值,但ZimVie案例表明,独立生存能力才是终极考验。

与此同时,私募基金正成为中型医疗技术企业的关键资本力量。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并购交易362笔,总金额506亿元,其中专科医院和数字医疗成为资本热点。私募机构偏爱那些拥有可持续收入模型与稳固市场份额的企业。

ArchiMed收购ZimVie的模式,可能预示着一波新趋势:私募瞄准具备专业技术但面临上市压力的中型企业,通过私有化释放其长期价值。

对于ZimVie 而言,这场收购是终点也是起点 —— 告别上市阵痛,在私募加持下专注牙科数字化深耕。而对行业来说,这桩交易更像一面镜子:当拆分后的独立企业遭遇成长瓶颈,私募资本正以溢价收购的方式,重塑医疗科技领域的资源配置逻辑。

你觉得ZimVie 被私有化后,能否在牙科数字化赛道实现突破?或是你更看好其他医疗细分领域的资本机会?欢迎留言分享看法。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