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设备作为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筛查、心血管疾病诊断、疑难重症鉴别等诊疗工作的关键工具,其市场动态直接反映医疗装备升级方向与医疗资源配置趋势。2025 年以来,在 “超长期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千县工程”“县域医共体建设” 等政策红利叠加下,国内 CT 市场迎来需求释放窗口。
本文基于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的权威统计,结合单月成交趋势、跨周期同比、产品结构、品牌竞争、采购主体及区域分布六大维度,全面剖析2025 年 1-8 月 CT 市场的运行特征,为行业参与者、医疗机构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注:因民营市场数据未完全公示,约占整体20%,本文仅呈现趋势与占比,不披露实际销额。
市场整体成交情况
单周期波动上扬,跨周期回暖信号明确
(一)2025 年 1-8 月成交额:“低谷 - 高峰 - 回落 - 回暖” 的阶段性特征
图表1:2025年1-8月CT设备单月成交额
根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监测,2025 年 1-8 月 CT 设备成交额整体呈现 “波动上升后回落、后期再回暖” 的态势,其中2 月为全年明显低谷,4 月为核心成交高峰。
从驱动因素看,2 月低谷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 —— 假期期间医疗机构采购流程暂停、项目交付延迟,导致市场活动阶段性放缓;
4 月高峰则由多重因素叠加形成:一是春季为传统招标旺季,各地医疗机构集中释放采购需求,项目交付节奏加快;二是政策红利直接拉动,“1.3 万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千县工程” 等政策落地,推动医疗机构设备升级;三是高端机型成交贡献显著,4 月内多次超高端光子计数 CT 中标,累计中标金额达数亿元,进一步推高当月成交额。
(二)近三年1-8 月同比:从 “大幅下滑” 到 “显著回升”,市场进入回暖通道
图表2:近3年1-8月销额数据同比
图表3:近3年1-8月销量与数据同比
图表4:近三年的1-8月成交中位价
对比2023-2025 年 1-8 月 CT 市场的销额与销量数据(见图表 2、图表 3),行业整体呈现 “增长 — 大幅下滑 — 显著回升” 的波动态势:
销量维度:2023 年 1-8 月销量为2465件,2024 年同比大幅下滑 44.95%,2025 年则同比回升 41.19%,达到 1916 件;
销额维度:2023 年销额同比增长 62.24%,2024 年同比下滑 43.53%,2025 年同比回升 52.95%。
而从成交中位价角度,可清晰观察到市场呈现“先小幅稳降、后显著跃升” 的阶段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销额回升幅度(52.95%)显著超过销量回升幅度(41.19%),且 2025 年的成交中位价相较于前两年,呈现大幅突破。以上差异反映出 CT 市场的产品结构正在向高端化升级 —— 高价高端机型的采购占比提升,推动整体销额增速跑赢销量增速。
产品结构升级
高端机型成主力,“高价值、高技术” 转型定型
图表5:2025年1-8月CT中标价位分布
2025 年 1-8 月 CT 设备中标价位分布数据(见图表 5)显示,不同价位机型的市场占比呈现 “中端打底、高端主导” 的特征:
500 万 - 1000 万元(不含 1000 万)、1000 万元及以上高端机型合计占比达 51.98%(30.49%+21.49%),已成为市场采购主力。
这一分布直接推动CT 设备成交中位价(见图表 4)较往年显著跳涨,进一步验证 “高端化升级” 是 2025 年 CT 市场的核心趋势。
市场分层特征
超高端拉销额,基层筑基础,中端待突破
图表6:2025年1-8月各级市场销量与成交中位价
备注:基层市场包括64排及以下,中端市场包括64-256 排 CT(不含256),超高端市场包括256排及以上+光子。其他属于未有明确标明设备型号的CT,无法确定产品规格。
从各级市场的销量及成交中位价(见图表6)来看,2025 年 1-8 月 CT 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层特征:
基层市场:以“大销量、低单价” 形成市场基础盘。
中端市场:销量相对有限,成为市场待突破的薄弱环节。
超高端市场:以“高单价、较高销量” 成为核心收入板块 —— 虽然销量不及基层市场,但凭借高单价(中位价超 1500 万元),大幅拉高了整体销额,是拉动市场规模的关键;
品牌竞争格局
头部垄断超七成销额,梯队分化显著
图表7:2025年1-8月所有CT品牌的销额占比、销量占比、中位价
图表8:2025年1-8月细分型号销额排名TOP15
(一)第一梯队:各有核心优势,主导市场方向
2025 年 1-8 月 CT 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极高,西门子、联影、GE 组成第一梯队,垄断超 70% 的销额;第二、三梯队品牌则通过细分领域或核心型号争夺剩余市场。
从品牌视角进行分析:
西门子
稳居销额榜首,以26.20% 的销额占比成为行业核心参与者,中位价854.4 万元位列第三。西门子高端高价的市场定位,凸显其在高端CT 市场的绝对地位与市场认可度。
从细分型号TOP15 看,西门子的 NAEOTOM Alpha、SOMATOM Force 都排在前两位,这两款高端机型是其销额的重要支撑,体现了西门子在高端 CT 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在今年4 月 CT 市场成交高峰中,西门子医疗的超高端光子计数 CT 贡献显著,当月多次实现该类机型中标,累计中标金额达数亿元,不仅推动 4 月成为全年核心成交高峰,更印证其在超高端 CT 技术商业化落地与市场推广上的领先能力。
联影
销额占比22.60%,排第二;销量占比 27.91%,是所有品牌中最高的,中位价 474.5 万元。这说明联影的产品在保证一定市场份额(销量高)的同时,价格定位相对西门子更具 “性价比”,覆盖的市场面可能更广。
细分型号里,联影的uCT 960+、uCT 760、uCT 860等多款型号进入销额TOP15,说明联影的产品矩阵丰富,多型号共同推动销额,市场渗透力强。
GE
销额占比 21.33%,排第三;销量占比 14.45%,中位价 749 万元。GE 的中位价仅次于西门子,说明也侧重中高端市场。
细分型号中,GE 的 Revolution Apex Expert、Revolution CT、Revolution CT Power 表现突出,这些型号可能在临床应用(如心血管、肿瘤等领域)有独特优势,支撑其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
(二)第二、三梯队:细分领域突围,份额有限
第二梯队:以东软医疗(销额占比10.75%)、飞利浦(7.93%)为代表 —— 东软医疗主打国产中端市场,基层专用机型受二级及以下医院青睐;飞利浦聚焦光谱 CT 等细分技术领域,在部分三甲医院有一定份额;
第三梯队:包括赛诺威盛(3.21%)、安科(2.98%)、万东(1.85%)等国产品牌 —— 主要通过性价比优势切入基层市场或非医疗机构(如体检中心),但销额占比均低于 5%。
采购主体偏好
需求差异驱动品牌选择,三甲医院成高端核心场景
不同类型采购主体的需求差异,直接影响品牌选择与价位偏好,2025 年 1-8 月的数据(见图表 9-12)清晰呈现这一特征。
图表9:2025年1-8月各级招标医院销额占比
(一)三级医院:高端需求主导,国际品牌与国产头部平分秋色
图表10:2025年1-8月三级医院的采购品牌销额占比(Top10)
三级医院(含三甲、三乙等)是CT 采购的核心场景,其中三级甲等医院销额占比达43.89%,远超其他等级机构。这类机构采购偏好高端机型,品牌选择上:
西门子以31.30% 的销额占比居首,其光子计数 CT、超高端能谱机型能满足精准诊断与科研需求,成为三级医院高端CT 采购的首选品牌之一。
GE(19.55%)、联影(19.49%)紧随其后 ——GE 凭借临床场景适配性强的 Revolution 系列占据一席之地,联影则以 “高端技术 + 国产性价比” 快速突破,成为三甲医院国产替代的核心选择。
(二)二级及以下医院:性价比优先,国产品牌更具优势
图表11:2025年1-8月二级及以下医院的采购品牌销额占比(Top10)
二级及以下医院(县医院、社区医院)的采购需求以“基础诊断 + 成本控制” 为主,偏好 性价比高的机型。品牌销额占比 TOP3 为:
联影(25.75%):中高端机型兼顾性能与成本,适配基层诊疗需求;
GE(23.68%):基层专用机型的稳定性受认可;
西门子(17.49%):通过推出兼顾基层性能与成本的机型,既避开低价竞争,又凭“性能 + 品牌” 抵御低价中小品牌冲击,稳固基层份额,印证其品牌策略能灵活适配本土不同层级市场。
此外,东软医疗(11.08%)凭借基层专用机型的高性价比,成为该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三)非医疗机构:灵活采购,小众品牌有机会
图表12:2025年1-8月非医疗机构的采购品牌销额占比(Top10)
非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第三方影像中心)的采购逻辑兼具“精准需求” 与 “成本控制”,既需要满足市场对精准影像的要求,又需控制运营成本。
品牌格局上,联影(17.63%)、GE(15.24%)、西门子(13.52%)仍居前三,但份额较三级医院明显下降;
赛诺威盛(7.65%)、安科(5.89%)等国产小众品牌占比提升 —— 这类品牌的中端机型价格低于头部品牌,且能满足体检、常规影像诊断需求,成为非医疗机构控制成本的重要选择。
区域市场分布
经济与政策主导,东区领跑,南北西跟进
2025 年 1-8 月 CT 市场的区域差异显著,无论是省份还是大区层面,均呈现 “经济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密集地区需求集中” 的特征。
(一)省份格局:头部集中,差距悬殊
图表13:2025年1-8月全国各省份的销额占比
高销额占比省份:广东省以7.51%的销额占比居首,浙江省、北京市、江苏省紧随其后 —— 这些省份经济实力强,三甲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密集,且民营医疗、第三方影像服务活跃,高端 CT 需求旺盛;
低销额占比省份:海南、西藏、青海等省份销额占比较低—— 受经济总量小、医疗基建规模有限、人口密度低等因素影响,CT 采购需求相对不足。
(二)大区格局:东区领跑,北区次之,西区跟进,南区待发力
图表14:2025年1-8月全国四大区域销额占比统计
四大区销额排序为:东区(31.37%)> 北区(28.05%)> 西区(24.07%)> 南区(16.04%),各区域驱动逻辑差异明显:
东区:涵盖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高销额省份,医疗新基建(“千县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快,市场化医疗服务(体检、第三方影像)发达,需求集中释放,成为全国 CT 市场的 “增长引擎”;
北区:包含北京、山东、河北等省份—— 北京作为全国医疗高地,带动周边省份设备升级;山东等人口大省的基层医院 “补短板” 需求,进一步拉动销额;
西区:覆盖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 受益于 “西部医疗振兴” 政策、区域医疗中心(如华西医院)的辐射作用及基层设备更新,但经济与医疗密度不及东部,销额低于东区;
南区:销额相对最低,主要因区域内经济与医疗资源分布分散,医疗基建推进节奏稍缓,尚未形成集中的需求释放窗口。
总结
展望未来,CT 市场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政策持续加码,超长期国债、“千县工程” 等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基层与高端设备更新;二是技术迭代加速,光子计数 CT 等超高端机型的国产化与成本下降,将扩大其应用范围;三是需求场景拓展,第三方影像中心、高端体检机构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聚焦高端技术突破(国际品牌)、强化性价比与基层适配(国产品牌)、深耕高潜力区域(东区、北区),将是把握市场机遇的核心方向。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