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原国家药监局审评专家创业,获亿元融资!

日期:2025-10-02
浏览量:2065
近日,弘星相和(太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弘星相和”)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东卫基金、DCG Holdings、鼎赋投资、未来启创基金跟投,天使轮股东星药太浩基金持续加码。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丰富并推进现有管线的临床前及临床POC研究, 同时全面布局AI平台、生物类器官平台在药物研发与评价中的应用,着力于靶点和分子成药性评估、分子和试验设计,以及多维结果评价的核心能力构建,有效提升立项、决策效率与研发成功率。


图片

弘星相和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全球领先治疗产品与创新靶点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致力于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产品创新研发,深耕创新药领域,并于2023年获得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荣誉称号。公司采用“Hub and Spoke”模式,充分利用创始人及团队的深厚行业经验以及专家、产业资源,依托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综合成本及效率优势快速开发,高效运行多条高价值管线,参与全球竞争。


弘星相和首个产品HiD21系列为基于高特异性靶点设计的创新分子实体,目前处于临床一期阶段,目标适应症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晚期实体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公司同步启动多项后续研发项目,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管线梯队。


图片


站在弘星相和背后的,是一位拥有35年行业经验的“跨界者”。创始人邵颖是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主任药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药科大学,1991-2003年,他在校担任讲师、副教授,从事药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期间还曾赴日本近畿大学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

2003年,邵颖调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历任高级审评员、新药审评部副部长、研究与评价部部长等职务。在CDE工作的十余年间,他深度参与了我国现代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建设,推动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GxP等监管政策的落地,并参与起草了30余项药物研发技术指南。“在审评中心的日子,让我深刻理解了药品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每一步,也让我意识到中国新药研发体系与国际的差距。”邵颖在2025年7月的公开演讲中回忆道。

2012年,邵颖离开体制内,加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总裁助理兼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副总裁兼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在复星医药任职期间,他全面负责集团的研发战略规划与实施,主导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创新研发体系,并参与了多起国际并购项目的技术评估与决策。他推动复星医药从传统仿制药企业向创新驱动的国际化药企转型,奠定了其在生物药、创新小分子等领域的布局。2021年,邵颖再次转身,在苏州太仓创立了弘星相和,担任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及CEO。

此次Pre-A轮融资,标志着弘星相和的研发模式获得国际资本、产业基金与地方政府的三重认可。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指出:“弘星相和的开发效率验证了其在成药性评价和研究设计上的专业优势,这种开放灵活的创新生态正是中国生物医药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关键。”“我们希望用最少的资金、最快的速度,做出最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邵颖在融资发布中表示,“我始终相信,中国生物医药的未来在于更开放的模式、更专业的能力、更高效的资源整合。”






文章来源:医疗人咖啡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财务造假,医械龙头企业退市倒计时

迈瑞,再次出手!

奥林巴斯,新品

苏州这一械企,拿下近亿元融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