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开展消化介入类耗材集采。
01
5类消化介入耗材集采将启动
8月12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省消化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
采购品种范围包括止血夹、消化介入注射针、圈套器、乳头切开刀。
集采周期原则上为三年。各注册证按类别汇总的首年预采购量是按各医疗机构填报的该类别内该注册证所有首年预采购量累加得出。
产品分类及最高有效申报价见下表:
当前,非血管介入耗材集采呈现出明显的扩围趋势。该市场主要包括消化介入、泌尿介入、呼吸介入、肿瘤介入、乳腺介入等领域。
近期,输尿管支架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启动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内蒙古、四川、重庆、山西等多地已经跟进。此外,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近期开展25类泌尿介入产品信息维护,是否全部纳入第六批国采尚未可知。
02
消化介入类,要开启全面降价模式了?
消化介入领域,此前圈套器、胆道引流管、高频切开刀、止血夹等产品曾纳入浙江、福建、河北等地的省级带量采购及联盟集采。
另外一些地级市也开展过相关集采。去年南安市医共体31家成员单位作为采购主体,对一次性使用止血夹装置、一次性内窥镜用注射针、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一次性使用高频切开刀四类消化内科耗材开展集采。
但整体来看,集采尚未实现大规模覆盖。
在2023年河北牵头京津冀“3+N”联盟28类耗材集采中,曾涉及消化介入类耗材。该集采未设“保底中选价”,竞争较激烈,整体中选率仅约27%,其中首次纳入省级集采的消化介入止血夹降幅超出业内预期。
按照此次广东集采的《征求意见稿》规则,所有前期省级集采的价格,也将对广东集采中选价格产生影响。止血夹降价具有较大确定性。
伴随微创外科的发展,内镜诊疗市场持续增长。据波士顿科学在JP Morgan的报告分析,预计2025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0 亿美元,整体增速为6%。另据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分析统计预测,2023年中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约156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220亿元。
全球范围内,消化道癌症呈现高发态势。中国也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国家,全球的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国。而消化内镜已成为筛查与治疗的重要方式。耗材领域,国内安杰思、南微医学等在消化介入领域有较多布局。
2025上半年安杰思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境内市场增加10.07%、境外市场增加18.29%;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对比去年,业绩增速有所放缓。
在半年报中,安杰思表示,未来新增实施带量采购的区域内,公司销售价格将会下降,导致销售利润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失标意味着带量采购区域内短时间内无法进行相关产品销售。未来会持续关注各省及各区域的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计划和实施政策,争取在保证合理毛利率的前提下,确保更多产品中标并提升产品市场份额。
南微医学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3.63 亿元,同比增长17.04%。
在集采及行业竞争压力下,南微医学国内营销团队加快销售模式转型。该公司也表示,如果重要产品在重点市场未能中标,可能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将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带量采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速创新产品研发和推广。
伴随集采扩围,消化介入市场或将迎来新的降价潮。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