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产品设计代工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产品设计代工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正文
增长651.46%,软性内窥镜械企半年报!
日期:2023-08-08
浏览量:2006
2023年8月4日,
澳华内镜
(688212)
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2023年上半年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9亿元,同比增长72.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0.38亿元,同比增长651.46%;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公司营业总收入增幅较大主要系报告期内依托新产品AQ-300上市
,公司不断加强市场营销体系以及品牌影响力建设,对产品进行不断打磨与升级,持续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稳定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内镜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主营业务的稳步增长。
#关于澳华内镜
澳华内镜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
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
。基于在内窥镜诊疗领域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和系统性布局,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公司长期坚持底层技术创新和跨领域人才培养,突破了
内窥镜光学成像、图像处理、镜体设计、电气控制
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在国外厂商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软性内窥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产品已进入德国、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
。
#公司核心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按照用途可分为
内窥镜设备和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
(1)
内窥镜设备包括内镜主机(含图像处理器和光源)、内镜镜体和内镜周边设备,主要用于早癌诊断和治疗。
其中,作为率先闯入4K领域的AQ-300超高清内镜系统,在图像、染色、操控性、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与升级,为内镜诊疗和疾病管理打造了高画质与高效率的平台。
(2)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主要包括非血管支架、基础类耗材两大类,
主要搭配内窥镜设备使用,在内窥镜检查或手术中起到
活检、止血、扩张、切除
等作用。
#公司发展历程
1994年,澳华内镜于上海创立。
2005年,推出首代电子内镜系统VME-2000,是国内最早的软性电子内镜系统之一。
2010年,推出电子内镜系统VME-2800,可搭配澳华首款电子鼻咽喉镜和电子支气管镜。
2013年,推出高清电子内镜系统AQ-100
,具备自主研发的CBI分光染色功能。
2016年,收购杭州精锐,布局耗材领域。
2017年,收购常州佳森,在高值耗材领域加大投入。
2018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光通内镜系统AQ-200,创新性地采用激光传输和无线供电技术;收购WISAP,设立欧洲营销服务中心,开启欧洲营销布局。
2019年,高清内镜新生产大楼落成,产能进一步提高。
2021年,11月15日成功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212。
2022年,推出首款4K超高清内镜系统AQ-300,可搭载首款光学放大内镜,倍率可至100倍。
#医用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与前景
1. 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和国元证券研究所测算,
2019年全球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预计为118.5亿美元,
2015年-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8%,高于同期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复合增速,以此增速
预计到2024年,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将达到184亿美元。
根据国元证券研究所测算,
2019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53.4亿元,
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79%,随着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普及和内窥镜新术式的开展,未来国内软性内镜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到2025年销售额将达到81.2亿元。
2. 市场前景与空间
软性内镜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来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主要应用在消化道领域,如胃镜、肠镜等。软性内镜的发展受市场需求和内镜制造技术发展的双轮驱动,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消化系疾病高发,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消化系疾病出院人数为870.77万人,2012年至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62%,处于高发阶段。
受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是消化系肿瘤高发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
2016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406.40万例,消化道肿瘤中的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发病人数为105.7万人,占比26.01%。
中国男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中,消化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分别位列第三位、第四位和第五位,占比分别为12.37%、10.67%和8.26%,累计发病人数69.93万人;中国女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中,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胃癌和食道癌分别位列第三位、第五位和第九位,占比分别为9.26%、6.57%和3.71%,累计发病人数35.77万人。
(2)我国胃镜、结直肠镜开展率较低,增长空间较大
根据《2020中国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调查报告》统计,
中国的上消化道内镜开展率、下消化道内镜开展率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不小的差距。
上消化道内镜开展率:
通过对美国(2019年)、日本(2017年)和英国(2019年)每10万人胃镜开展率对比来看,日本的胃镜开展率最高,每10万人有10,231人。中国2019年的开展量已超过英国、接近美国,但与日本相比还差距较大。
下消化道内镜开展率:
通过对美国(2019年)、英国(2019年)、日本(2017年)、韩国(2013年)每10万人肠镜开展率对比来看,美国(2019年)的开展率最高,每10万人有4,331人开展,而中国(2019年)每10万仅942人开展,差距巨大。
(3)肿瘤早诊早治渐成共识,释放内镜诊疗需求
对于消化系恶行肿瘤发展进程缓慢,早筛窗口期长、可行性强,行业共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通过早发现、早诊疗而提高疾病存活率,而内镜取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根据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2003年-2015年,我国胃癌相对生存率有所提升,从27.4%提升至35.1%,但仍然明显低于日本(80.1%)和韩国(75.4%)。
开展胃癌筛查可显著提高人群胃癌早期病变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民众对于胃癌及其筛查的认知程度低等现状制约着我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的效果与收益。我国目前已发布多部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相关的专家共识,为了推进我国胃癌筛查工作的规范化均质化和优质化,国家癌症中心成立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联合肿瘤学、消化内科学、内镜学、外科学、病理学、临床检验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和卫生管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2018年4月13日
“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
正式启动,项目启动后
争取每年筛查1,000万至2,000万人,并计划依托筛查在2030年实现我国胃肠道早癌诊断率提高到20%,胃肠道癌5年生存率提高至50%,
开展消化道内窥镜肿瘤筛查进入黄金发展期,从而有利于软镜的普及与销售推广。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刚刚!中纪委发文:彻查药械腐败,严惩行贿者!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10款医疗器械产品,注销!
原国家医保局副局长履新!
AI医院来了,大批AI医生上岗
12家A股影像龙头2024年报
迈瑞,5名高管年薪超千万!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