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东软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
6月30日,深圳安科申请创业板上市获受理。
-
6月29日,明峰医疗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

-
2020年,全球CT市场规模约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约21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8%;
-
2020年,中国CT市场规模约172.7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9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
2020年,全球MR市场规模9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
-
2020年,中国MR市场规模89.2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24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6%。
2020年,全球XR市场规模约120.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202.7亿美元;
-
2020年,中国XR市场规模约123.8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20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2%。

-
东软医疗CT收入15.72亿,占总营收的56.08%;
-
联影医疗CT收入34.21亿,占主营收入的47.87%;
-
深圳安科CT收入4.54亿元,占主营收入的67.50%;
-
明峰医疗CT收入3.12亿元,更是占了总营收的90%以上。

-
1997年,东软医疗创始人团队研发出首台全身CT。
-
1998年,东软医疗正式成立,陆续开发出多款CT新品:
-
2000年,首台螺旋CT;
-
2003年,首台双排螺旋CT;
-
2008年,首台16层CT;
-
2012年,首台64层CT;
-
2015年,首台128层CT;
-
2019年,首台256层宽体探测器能谱CT;
-
2020年,首台512层CT。
-
64层至128层CT是CT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64排以下CT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50%,国产品牌替代率较高。
-
作为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主力机型的64排CT,国产品牌渗透率逐渐提高,已进入国产替代的关键期;除东软医疗、联影、安科、明峰之外,赛诺威盛、开影等国产厂商也开始崭露头角。
在高端/超高端CT领域,东软医疗、联影、安科、明峰均有相应产品面市,也是目前仅有的四家拥有超高端CT上市产品的国产品牌厂商,未来无疑将与进口品牌展开一番较量。
-
8月初,联影医疗“uCT 960+”获批NMPA;
-
12月初,深圳安科发布“ANATOM S800盛景256层CT”;
-
同在12月,明峰医疗“QuantumEye量子眼256排超高端CT”获批NMPA。

03

-
东软医疗:研发投入3.71亿,占比13.2%;
-
联影:研发投入10.48亿,占比14.45%;
-
万东:研发投入1.07亿,占比9.27%;
-
安科:研发投入0.71亿,占比10.40%;
-
明峰:研发投入0.82亿,占比23.22%。


-
万东在五大厂商中最高,平均44.75万/年;
-
其次是明峰,平均37.69万/年;
-
联影和安科平均分别为31.47万元/年、22.21万元/年;
-
东软医疗按2022年上半年平均值推算,全年约为15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