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5亿采购额,仅2个月!这一隐秘赛道浮出水面!
来源: 器械汇,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2022年11月14日 11:14

长期以来,我国的软性内镜领域被日系外资企业占据主要市场,外资市占率一度高达95%。不过,在国产器械一片向好的今天,国产内镜企业也逐渐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这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里扩展属于国产企业的份额。

软性内镜领域的赛点有三:

  • 一是宽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 二是国家政策扶持;

  • 三是传统技术进入静默期,弯道超车机会来临。

01
市场稳步增长:2个月间采购额达25.65亿元!     

据统计,

  • 在2022年8-9月间,共收集3019条软性内镜中标数据,涉及1204家采购单位和154个品牌商,采购数量和总额分别为2259件和25.65亿元。其中,已披露品牌的采购数量和金额分别为3002件16.1亿元

可以看到,我国内镜行业正加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医用内镜市场规模231亿元,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624亿元,国内内镜将维持较高增速。 

▲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德邦研究所

随着“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来带的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再加上人口基数大,我国的内镜市场拥有广阔的增量空间

02
冲破垄断:国产品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根据统计的已披露的品牌与金额数据结果,2022年8-9月,外资企业仍占据领先地位,

  • 奥林巴斯的中标总额排名第一,中标总金额为8.5亿元;

  • 富士豪雅紧随其后,中标总额分别2.6亿元和1亿元;

  • 其中在国产品牌排名中,澳华位列首位,中标金额为8740.9万元

表1:2022年8-9月软性内镜品牌中标金额情况

(Top 10)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不难看出,内镜领域的“老大”奥林巴斯仍稳坐“头把交椅”,而富士豪雅位居第二、第三。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日系企业占据了67%的市场份额。

令人欣喜的是,国产内镜表现也“渐入佳境”。国产内镜品牌市场份额总计突破14%,其中包括澳华、开立、迈瑞、欧普曼迪、优亿这几家国产品牌。国产市占比从曾经的个位数上升至两位数,增速良好,替代趋势已显。

03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或已显现,中标数量大幅提升

从中标项目数量上看,2022年8-9月份,

  • 奥林巴斯以629个排名第一;

  • 富士排名第二,数量为169个;

  • 卡尔史托斯排名第三,数量为119个。

  • 其中在国产品牌排名中,优亿名列第一,数量为118个澳华排名第二,数量为89个

表2:2022年8-9月软性内镜品牌中标项目数量情况

(Top 10)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毫无悬念,在中标数量方面,奥林巴斯富士仍然位居第一第二,但是这里的第三位变成了卡尔史托斯豪雅则掉落至第五名开外,日资合围霸占前三的局面被打破

至于内资品牌,除去第六位的豪雅,从第四位开始都是国产企业的身影,中标总共数量加起来达到了400个,占总比的19%

以往国产品牌内镜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整体临床表现也有待改善。但这两年来讲,国产内镜的产品逐步在改善,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同进口产品较量。其实从中标量也可以看出,国产需求量比例不低,这也代表了临床对国产内镜的认可

04
注册证争夺战:外资与内资不分伯仲     

根据统计的已披露的2022年8-9月数据显示,期间品牌获得注册证情况如下:

  • 奥林巴斯以46件位列第一;

  • 富士豪雅紧随其后,分别为32件和23件;

  • 澳华以18件位居第4。

表3:2022年8-9月软性内镜品牌中标项目数量情况

(Top 10)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注册证代表着一家企业的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日企三巨头占据前三位并不出乎意料,因为其入局早,并在CCD风行时期筑起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不过在CMOS兴起后,这一局面被打破,国产内镜企业借机快速崛起。从本次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四位到第七位都是国产企业,说明国产内镜企业与外资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国产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分析,短期内国产内镜产品还难以颠覆市场。软性内镜领域的技术升级曲线很长,外资企业入局较早,在这方面的投入大,而国内有实力或者说有意愿长期开展临床教育的企业相对少,本土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数据显示,国产替代的浪潮已经来临,变化趋势逐渐显现,于国产内镜企业而言,未来的市场仍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