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超百亿医械市场,国产“第一股”冲刺上市
来源: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2022年06月23日 10:10


手术机器人市场火热,但市场爆发前夜,放眼二级市场,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仍是一片贫瘠之地,谁将率先突围?
心血管手术机器人国内第一股,冲刺上市!

手术机器人市场火热,但市场爆发前夜,放眼二级市场,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仍是一片贫瘠之地,谁将率先突围?

据港交所文件显示,6月20日,润迈德医疗正式刊发聆讯集,冲刺上市,公司预计很快便会登陆资本市场。

就商业版图来看,润迈德医疗当前专注于冠脉诊疗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商业化,现有核心产品包括caFFR系统和caIMR系统。

润迈德医疗研发管线

两款产品,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和微血管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相关起因)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其设计旨在替代压力导丝的使用,大幅减少技术误差和操作时间,从而改善生理评估。

在今年4月,润迈德医疗的caIMR已顺利通过公示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是首个同时在中国取得CE认证及NMPA认证的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caFFR系统有超过95%的高准确率,及需时少于五分钟的便捷操作流程,可对标国内领先的FFR测量产品。

此外,基于caFFR系统和caIMR系统,润迈德医疗预期将于2024年底前推出中国首个可以自动化经皮冠脉介入诊疗(PCI)全流程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并逐渐扩展血管介入机器人适应症,使产品适用范围覆盖至冠状动脉、脑血管、肾血管、肺血管、外周血管、神经及其他部位。

业绩方面,根据润迈德医疗披露的资料,2021年润迈德实现收入8119.9万元,同比大增1231.8%。

其中,润迈德医疗来源于FlashAngio caFFR系统销售的收入为2333.5万元,2020年同期为384.3万元;来源于FlashPressure caFR压力传感器销售的收入为5690.9万元,而2020年同期为209.6万元。

总体来看,两款产品商业化取得大幅进展。

盈利方面,虽然2021年,润迈德毛利达到6903.2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12.4%。但由于研发方面的大量投入,2021年产生研发开支2700万元,净亏损达到6.34亿元。

超百亿市场,血管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放量阶段!

血管介入机器人市场数据表现亮眼。据Forst & 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140万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16.1亿美元,2016-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87.4%。

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获批的血管手术机器人已达7款,美国FDA平均审批通过周期在4个月左右,可见其对血管收入机器人的支持。

海外获批血管介入机器人企业及产品

Corindus在被西门子医疗收购,逐步扩大其产能,并被作为西门子医疗血管机器人技术的全球卓越中心,涵盖研发、制造和管理部门。

另外,目前已经有三款血管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入国内市场。

● 2021年7月,西门子医疗Corindus途灵™最新一代CorPath® GRX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准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现已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由此,西门子医疗将成为首家进入中国介入机器人市场,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的外资医疗影像设备生产企业。

● 2021年8月,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Stereotaxis宣布合作,微创电生理成为Stereotaxis磁导航电生理机器人在中国内地的独家经销商。自此,Stereotaxis正式进军国内市场。

● 2020年10月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Robocath S.A.S联合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知脉机器人有限公司,将R-ONE引进中国。

百万例PCI手术放量,国产企业如何弯道超车?

国外企业瞄准国内市场的大蛋糕,也正是因为我国PCI手术持续放量,推动血管手术机器人市场的爆发。

目前我国心血管患病率近年持续上升。2019年我国心血管患病人数约3.3亿人,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00万人。同年中国内地完成了102万例PCI,2021年随着冠脉支架集采的推进,PCI手术也进一步放量,未来潜在市场超百亿。

但目前PCI手术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由人手操作手术,容易出现抖动、位移、过转等问题,导致血管介入不够精准、安全;手术规范化程度较低,操作受医生经验水平影响较大等。

手术机器人旨在克服人体生理限制,在精准手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常用于在手术过程中为医生提供辅助。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机器人在中国渗透率仅为1.36%,或是冠脉支架集采后的下一个创收点。

目前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企业也纷纷崛起,包括迈瑞德医疗、唯迈医疗等多家企业,就涉及多起金额近亿、过亿的融资。

对于国产企业而言,高性价比、特色技术、拓展新应用场景将成为能够快速弯道超车的关键。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