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产品设计代工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创新服务
供应链管理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产品设计代工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械创新资讯
首页
医械创新资讯
行业资讯
正文
又一骨科机器人赴港IPO,愈演愈烈的行业争霸战,谁最为瞩目?
日期:2022-02-24
浏览量:2017
通过大手笔收购,全球骨科巨头纷纷躬身入局,在手术机器人这一明星赛道施展拳脚。然而,行业还很年轻,创新研发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后期进院和获利,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首台,国产关节机器人获批
近日,据彭博社消息,
中国手术机器人制造商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考虑在香港进行IPO,集资约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
据悉,和华瑞博的估值在80亿至100亿人民币之间。目前,该公司正与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展开金融合作,计划最快于今年挂牌上市。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致力于在传统骨科手术场景中,根据医生实际需求,设计出协助医生手术的机器人产品,具体包括
关节手术机器人、脊柱手术机器人
等,同时面向医护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系统检修维护等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GE。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使用HURWA机器人成功完成我国首例机器人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者是北京和华瑞博医疗自主研发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
根据国家药监局1月29日公布信息,
公司旗下创新产品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即HURWA关节手术机器人)正式获得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010113。
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的一类细分,目前主要应用于三类手术,即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其中,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是应用最广泛、复杂的一类。关节置换手术可进一步分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单髁间膝关节置换术(UKA)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而在所有类型的关节置换RAS中,TKA属于最复杂的机器人手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2.57%。
2020年,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达7.25亿美元,约占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52%。
骨科五巨头齐入局,谁将登顶?
现如今,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从数十年前的一颗小种子,不断抽芽,成为明珠产业,全球骨科巨头多有筹谋,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美敦力、施乐辉等都已加入战局。
在关节手术机器人领域,史赛克的成绩最为突出。
2013年,史赛克以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ako Surgical。2021年5月5日,史赛克关节置换总裁Don Payerle宣布,使用Mako进行的机器人手术数量超过50万例。
今年1月,史赛克CEO Kevin Lobo在接受访谈时透露,Mako全球装机量已经超过1300台,在美国的装机量超过1000台。在美国,史赛克一半的膝关节植入物是使用Mako机器人手术植入的。
除史赛克外,美敦力、捷迈邦美、施乐辉、强生等骨科巨头亦凭借资金优势,收购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获得技术来源,完成骨科手术机器人产业布局。
多款骨科机器人已获国家药监局认证,但关节手术机器人领域获NMPA批准上市的此前仅史赛克一家。
2018年,美敦力收购以色列骨科机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旗下Renaissance机器人于2014年8月获得CFDA认证,并于2019年10月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认证;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Mazor X于2021年4月获NMPA认证。
强生在2018年收购Orthotaxy公司,并于2021年1月宣布,旗下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VELYS机器人获得FDA批准上市。
捷迈邦美于2016年收购法国手术机器人公司MEDTECH。旗下主要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ROSA Knee机器人于 2019年获得FDA认证。2019年12月,旗下ROSA ONE产品获得NMPA认证,可以应用于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
同样在2016年,施乐辉以2.75亿美元收购骨科机器人公司BlueBelt,旗下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室膝关节置换术的Cori机器人于2020年7月通过FDA审核,正式于美国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数据,
医疗机器人市场增长重心正由北美逐渐往亚洲市场转移,亚太地区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0年,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0.4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6.80%。
国内企业中,天智航在骨科机器人领域已经拿到先手棋。公司于2020年7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医疗机器人企业。
1月25日,天智航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实现营收约1.7亿元,同比增长24.89%。
天智航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销量及销售额均实现增长。
国产品牌与跨国企业的协作也陆续展开。
1月21日,天智航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强生医疗共同研发的全新Viper PrimeTM 天玑脊柱机器人手术整合方案正式上市并投入使用。
除天智航外,微创、春立等国产企业也在骨科机器人领域投注精力。
1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李慧武主任医师牵头,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髋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据了解,
该项目前期已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开发并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受理绿色通道,并有望于2022年初获得注册证。
2月18日,春立医疗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在研的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包括应用于髋、膝等多种关节置换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创新产业和尖端技术的研发投入较大,前期获利往往较难。现阶段,骨科机器人赛道还处于发展初期,从获批上市、推广进院到实现稳定获利,行业还需时间持续沉淀。
天智航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亏损7475.3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7.24%。亏损扩大主要由于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费用的大幅增长。期内研发费用约为1.1亿元,同比增长约48.48%;预计期内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约64.83%,较上年增加约10个百分点。天智航认为,研发投入的增加对净利润造成直接影响,但是有利于公司构建未来的产品竞争力。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第四针?新冠疫苗新打法来了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河南一县医院系统,裁员501人
医药一哥,即将港股上市!
182亿的公司,美敦力、强生、GE医疗竞购
联影超22亿元大投入!
医械圈“最强”董秘日薪三万!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