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强势领域国产枕戈待旦 两类耗材中,腔静脉滤器曾在鲁晋冀豫联盟4类血管介入类医用耗材集采中,平均价格从2.3万元下降至9000元左右,降幅约58%。长期以来,外周介入都是进口品牌的主场。在去年开标的第五批耗材国采中,外周血管支架组的头名中选基本被外资垄断。但腔静脉滤器属于其中国产化程度较高的品类,包括先健科技、惠泰医疗、归创通桥、心脉医疗、先瑞达在内等本土企业均有相关产品线布局,有望在本轮大规模集采竞赛中取得优势。其中,先健科技的腔静脉滤器,已多年保持中国内地市场份额领先。根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先健科技的Aegisy腔静脉滤器在2021年国内市占率高达56%。归创通桥近日发布业绩盈喜,截至今年前六个月的收入将超过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1.1%。此次大幅增长主要受若干产品销售带动,其中就包括Octoplus腔静脉滤器。 腔静脉滤器被誉为治疗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动脉栓塞的首选介入治疗方案。在大规模集采的驱动下,其临床渗透率将快速攀升,进而为国产品牌创造更大的放量舞台。 消融电极类近年也成了集采常客。在目前已落地执行的2024年安徽省耗材集采中,微波消融针均中选价为3589.9元/支,平均降幅65.48%,最高降幅78.63%;射频消融针中选价为5174.13元/支,平均降幅31.01%,最高降幅52.96%。基于已成标配的低价联动机制,本轮集采的中标价格或在此基础上下探,但结合考虑企业成本的要求,预计降幅也会相对温和。根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中国癌症新增病例数前五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乳腺癌,这5种癌症占癌症新增病例总数的57.5%。此次集采的消融电极类耗材,即明确提出将聚焦肝脏、甲状腺、肺等部位实体肿瘤热消融。尽管脉冲电场消融(PFA)近年势头迅猛,但热消融的市场潜力仍有挖掘空间。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波消融市场规模为38.7亿元,同比增长29.87%,预计2024年中国微波消融市场规模将达50.7亿元。伴随大规模集采耗材吹响,国内高值耗材的市场格局迎来新的冲击。从近期官方多次强调的“集采反内卷”来看,集采对企业的影响或将迈入价值重估时期,国产高端替代有望借势走向更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