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会更难?
来源: MedTrend医趋势 2021年12月28日 10:28

如果说2021年是世界扭转大流行趋势的一年,那2022年就是世界适应新现实的一年。


2022年,我们可能看到:新冠病毒加速消亡、供应链危机提前结束;但也有可能看到: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失序、全球竞争下各行各业的重新洗牌


▲以上判断,来自《经济学人》每一年都会制作的,对来年趋势的研判


危机重塑之下,对于医疗行业而言,2022年可能会依旧艰难


为什么这么说?本文将从挑战与机遇两方面解释。

1、2021很艰难,2022要习惯艰难 2、逆境求生,机会依然存在


第一句话,是讲困难,明年洗牌速度加快。 第二句话,是讲困境之下依然有机会,窗口期尚未完全关闭,希望大家能抓住机会。


困难


第一句话,是讲困难,明年依然面临重重挑战。

2021年初,国家医保局牵头了一项有史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疫苗接种计划——中国全民新冠疫苗免费接种。


以接种率60%-70%、全国14亿人口进行估算,加上加强针,涉及的疫苗总费用可能接近上千亿元。


这或许意味着——过去3年各种带量采购省下来的钱,刚好支付了新冠疫苗的费用


产业是个圈,医保的日子不好过,会想方设法趋紧控费,企业端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


第一难:带量采购已拨开“浮萍”,踏入深水区


生物药带量采购愈演愈烈 11月26日,第六批国采开标,近3年的化药采购画上休止符,“枪口”转向单一品种胰岛素,就此拉开了生物药集采的序幕。


这不是突发事件,政策方面早已做好准备。


2021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将范围扩大到生物类似药、中成药。而后《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出台,从安全性方面修桥铺路。


在生物类似药领域,距离国产“第一粒果实”的时间不过3年,来自2019年2月获批的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汉利康®)。截至目前,以阿达木为例,国内有 5 家企业已经上市阿达木单抗,且阿达木单抗已经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乙类。


谈判品种纳入集采,更多品种遭遇谈判+集采“混合双打”的一幕,2022年大概率会发生


IVD、口腔耗材集采可能会波及到全国

2021年,医疗器械领域出现了太多的意外,医疗设备、IVD、种植体,这些原本安全的领域如今均亮出“红灯”,2022年,波及面是否推向全国?


以安徽IVD带量采购为例:


11月24日,继11月11日执行集采结果之后,安徽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临床检验试剂产品带量联动价格确认的通知》,为此前争议颇大的落标产品处理,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台阶”。

未参与谈判的企业可以参与带量联动,带量联动价格成功的产品,执行与谈判成功产品相同的配套政策。


也就是说,此前大家认为会出局,没有参与谈判、要换掉机器的部分外企,只要同意降到集采中标价,依然可以留在医院里,这相当于一场考试之后,医保局为落标的选手开通了一条补录通道。


但要注意的是,安徽为企业保密了价格,因此外省暂时无法挂网联动最低价,所以后续其他地区的进行,可能有两用方式,一种是仿效安徽,自行开展;另一种是以时下流行的联盟形式开展,以更大的量换取更多的杀价空间,届时,集采价就再也不是秘密,IVD或许就会陷入类似高值耗材被轮番轰炸的茫茫深渊。


第二难:PD-1泡沫破碎,创新药创业开启Hard模式


PD-1终归戳破了创新药的“黄粱一梦"。


本月初,2022年医保目录发布,据流出消息,信达降幅最大62% 百济神州降幅也达到了33%,恒瑞已不再恋战,新适应症谈判失败

目前国家医保内PD-1产品的年治疗费用按病种不同分布在4-7万元之间。2021年8月,后来者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通过免费赠药和患者救助计划,年治疗费用已经低至3.9万元

经过3年医保谈判、后来者步步紧逼,PD-1已经从炙手可热变为烫手山芋。12月8日,医保目录公布5天后,礼来与信达,阿斯利康与君实,纷纷传出收缩PD-1销售团队的消息,昔日行业明星“合伙人”各自飞去,空留一地鸡毛。


创新药寒冬是慢慢到来的,资本市场其实早已率先“收闸”。


今年1-11月份,共有16家生物医药企业IPO终止,高于前两年的总和。从2020年开始讨论的license in模式,资本市场开始不再买账,最典型的是海和药物2021年7月IPO被否,它开展的19个项目中18个均为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


行业闹剧的终局,必将指向残酷淘汰。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美国2000年以后新成立的Biotech公司有13000多家
  • 截至目前,有20%的公司被并购,12%的公司终止退出,69%的企业仍处于运营状态,其中只有310家企业有获批和商业化运作的产品。


13000:310,意味着每42家Biotech中,仅有1家能活过“寒冬”。
第三难:人才流动加速,外企被迫内卷

当下跨国外企在华面临的情况是前方困境险途重重(产品竞争环境的恶化),后方谨防觊觎奇袭(人才的大量流失)
据IQVIA发布的2021年Q2数据显示,尽管跨国药企仍占据前十医药集团的半壁江山,但相对本土药企而言增长后劲不足,其中
  • 辉瑞,同比-22.4%,

  • 拜耳,同比-7%,

  • 诺华同比增长超过10%。


本土的5家表现正好相反,恒瑞、齐鲁、石药、正大天晴MAT增长都超过了10%。与此同时,2021年上半年,国内批准创新性药物21个,超过2020年全年总和,刷新了国内创新药审评纪录。
国产创新药繁荣之下,外企中大量高端研发人才、职业经理人蠢蠢欲动。
DIA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在跨国药企离职的研发人才中,有30%加入了本土药企,这个比例较2017年上升了一倍,趋势仍在持续。
一头是创新药企的挤压,一头是全球价格体系的平衡,就连在华跨国药企“扛把子”阿斯利康也开始力不从心。
在Q3财报中,阿斯利康2021Q3全球总营收98.66亿美元,同比+48%,但落到中国区域上,增速仅有2%,成为阿斯利康Q3全球唯一一个业务增速没能达到两位数的地区。要知道,2020年阿斯利康是众多跨国药企在中国收入最高的一家,中国区全年营收53.75亿美元,占到其全球收入的五分之一。
一年时间,换了天地。组织革新,架构调整,高管离职潮随之而来。
  • 8月,阿斯利康中国消化及全产品拓展业务部总经理董莉君离职;副总裁、数字化与商业创新部负责人徐晶离职;

  • 9月-10月,阿斯利康原东区RGM、销售顾问委员会主席张岸巍离职;阿斯利康中国消化及呼吸雾化业务助理副总裁何益敏离职

  • 11月-12月,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及县业务部负责人杜浩晨;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总经理殷敏女士离职,双双入职百济神州。


此外,回看2021年,跨国药企裁员潮持续涌现,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到11月,至少有28家以上跨国药企发生裁员情况,包括赛诺菲、安进、吉利德、诺华、GSK、迈兰、吉利德、强生等


机会


第二句话,是讲在困境中依然有大机会,希望大家能抓住。

近日,马斯克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道:现在我们正在走向一种新局面,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会是美国的2到3倍,那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当下,全球产业结构、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中国在未来N年里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创新将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赌国运,医疗行业不会落后。

国家的支持已经落地为行动和真金白银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一个全新拐点:

 

  • 一方面,“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经济

 

  •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正在持续不断的通过服贸会、进博会等平台进一步向全世界阐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和观点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陆续发布《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等文件,将生物医药视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扶持力度空前。

  • 出政策:出台了简化审批流程、鼓励创新等各项优化政策;

  • 出资金:对于创新产业项目,每个单位每年支持额度最高达1亿元。


种种信号表明,在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革新中,中国已经不满足于跟随模仿,上海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并有机会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


新冠的机会窗口仍未关闭,但更加考验实力


疫情带来的机遇仍然没有画上休止符,连病毒都在“内卷着变异,人类怎么可能放弃。
疫情之下,产业链危机重塑,新的增量市场下,ModernaBioNtech等行业新贵一飞冲天,按照2020年营收数据计算,两者均已进入全球Top20制药企业之列
今年上半年
  • Moderna新冠疫苗收入已超59亿美元,全年预计收入为200亿美元;

  • BioNtech收入85亿美元,全年预计收入186亿美元。


从“资历”来看,这两家公司成立时间均不到15年,其中BioNtech市值更是一度超过成立158年历史的德国医药老大拜耳的两倍,正在试图改写德国医药产业的格局。
此外,动作迅速的老牌药企辉瑞借势重回巅峰,因疫苗的销售拉动,再次踩着诺华、罗氏的肩膀,重夺全球制药TOP1冠军宝座。

中国方面,12月8日,药监局批准了第一个国产+自研的新冠“特效药”,一种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来自一个成立时间不到4年的中国创新药企腾盛博药,凭借新冠药物的全球巨量需求市场,这家企业或许会创造中国Biotech商业化和盈利速度的奇迹。

另一方面,面对频繁变异的病毒,运气不佳,也有可能被淘汰出局。11月末新型变异病毒Omicron被发现后,FDA报告了第一个因该变体而失效的Covid-19检测,原因是该检测中一个目标基因区域,在Omicron中发生了突变,再也无法作为检测依据。


电影《教父》里面说过一句话,每过十年,牌桌必须要重新洗一次。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医疗行业,这个时间被缩短为3-4年。

  • 2015年,药品审批改革,大量低端复制药品被清出历史舞台。

  • 2018年,医保局出世,全国最大买家发挥团购威力,进一步出清低端产能。

  • 2022年,最大单一变量,或许就是DRG/DIP


DRG/DIP下,医院的药品、耗材等从资产转变为成本,促使医院从被动控费变为主动控费,因此,在不牺牲、甚至提升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将成为产业下一阶段PK的焦点。


这是企业竞争本源的回归,也是行业去芜存菁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新一轮改革只掀开了冰山一角,2022年,愿各自安好。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