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波士顿科学(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X)股价早盘上涨超3%,攀升至每股106.47美元。这一积极态势主要源于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多项财务指标表现强劲,尤其是电生理业务达到了8.4亿美元,同比增长 96.1%。总体来看,其第二季度综合收入达到 5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8%;利润近7.9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4亿美元增长了146%。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波士顿科学表示预计今年的关税影响为1 亿美元,低于公司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预测的 2 亿美元影响。另外,首席执行官Mike Mahoney(马鸿明)还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积极的态度。
波士顿科学公司在2025 年第二季度表现出强劲的财务业绩,综合收入达到 5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8%,而预期为 48.9 亿美元。据 InvestingPro 报道,这一增长超过了该公司的 5 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 9%这一范畴。公司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3%,达到0.75美元,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均有所提升,自由现金流达到11.3亿美元,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在业务板块方面,波士顿科学公司的电生理学部门表现尤为突出,销售额同比增长96.1%,达到8.4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脉冲场消融(PFA)设备FerroPulse的强劲表现,该设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并在日本和中国等新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的心血管业务也表现出色,销售额同比增长26.8%,达到33.5亿美元。
作为盈利超预期的回应,波士顿科学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3.25%,至 106.51 美元,收盘为107.76美元,上涨4.46%。这一走势使该股超过了52 周高点 107.53 美元,反映出积极的投资者情绪和对公司增长轨迹的信心。
对于2025 年全年,波士顿科学公司已将其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指引修改为 2.95 美元至 2.99 美元的区间,表明增长 18-19%。该公司预计有机收入将增长 14-15%,并预计新产品将获得 FDA 批准,这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波士顿科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鸿明对本季度业绩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又一个出色的季度,以出色的收入业绩为标志,实现了利润率扩张,并优先考虑了未来增长的投资。我非常感谢我们敬业的全球团队,他们在整个公司展示了卓越的临床和商业表现,并为我们提供了差异化的长期绩效。”
在关税方面,波士顿科学公司也传来了好消息。公司预计今年的关税费用将降至约1亿美元,远低于此前预测的2亿美元。这一调整主要得益于公司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和对政策变化的敏锐洞察。公司首席财务官约翰·蒙森(Jonathan Monso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成本控制等措施,将关税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降至最低。
对于关税政策的调整,波士顿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马鸿明表示:“我们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以确保公司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同时,我们也在不断优化供应链和生产成本结构,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近期,整个医疗技术行业都在重新评估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财务影响,强生公司也将与医疗技术业务相关的预期成本减半至2亿美元,雅培上周也表示其关税费用预期为2亿美元,低于此前“数亿美元”的预估。波士顿科学公司预计这1亿美元的影响将主要在今年下半年显现。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马鸿明表示波士顿科学公司在中国也处于“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并且非常重视中国,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马鸿明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是“最具吸引力的医疗技术市场之一”,称其拥有“无与伦比的增长、规模和创新生态系统”。2023 年 10 月,他率团访问上海,与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面,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2024年10月15日,波士顿科学中国区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在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医药特色产业园开业。
据悉,波士顿科学临港工厂配备了医疗科技行业领先的实验室、先进的生产车间和仓库,以及符合中国和国际双重标准的洁净室等。其整体设计融合了波士顿科学全球各地工厂的新技术和经验,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波士顿科学全球范围内质量一流、技术卓越的智慧工厂。作为波士顿科学在中国践行全面本土化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未来将聚焦于医疗耗材及设备的生产,这将使波士顿科学在华实现“自主生产”,有助于该公司构建涵盖贸易、生产、研发、投资、服务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本土化战略布局,进而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创新医疗产品。
常驻上海的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临港工厂的建成是波士顿科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将依托临港优势,打造更敏捷、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以便更及时、更快速、更稳定地响应本土医患的需求。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积极与本土供应商合作,以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推动本土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高发疾病的中国医患提供亟需的创新医疗产品。”
波士顿科学公司在电生理学领域的表现堪称卓越。波士顿科学的电生理业务专注于心脏节律异常的诊断与微创治疗,是集团近年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2024 财年,该业务营收 19.04 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此次公司第二季度电生理业务达到了8.4亿美元,同比增长 96.1%。
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在日本和中国等新市场增加其Farapulse PFA系统的使用。首席执行官马鸿明表示,波士顿科学公司在日本市场原本排名第三,如今已成为该国“明显的市场领导者”。在中国市场,公司虽处于“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已将其视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并高度重视。此外,公司近期还获得了Farapulse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扩大适应症批准,扩大了有资格接受治疗的患者范围。他还强调,公司正在通过内部投资以及风险投资组合和合作伙伴关系来发展未来的PFA产品。这表明波士顿科学公司在PFA领域的布局不仅着眼于当前,更注重长远的发展。
公司首席医疗官Ken Stein博士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电生理学领域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成为PFA技术的领导者,并最终成为电生理学领域的整体领导者。”
在市场竞争方面,波士顿科学公司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尽管其他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PFA市场,但波士顿科学公司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依然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总的来看,波士顿科学已构建“PFA + 冷冻 + 射频”全能量平台,配合高密度 3D 标测和机器人导航技术,形成覆盖房颤、室速等全谱系心律失常的完整解决方案,并借助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快速放量,推动电生理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波士顿科学公司在关税预期下调和业务增长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波士顿科学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决心,公司如何在中国这个市场继续书写辉煌篇章,我们将持续关注。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