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获奖项目融资
获奖项目融资
一种全球首创的颈椎椎间融合器
时间: 2020/08/15
产品分类: 放射治疗器械
进展:
注册分类: 二类
融资金额: 5000万
项目简介

颈椎椎间融合器:市场与问题

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2018年国内骨科植入物市场销售规模约为262亿人民币。据预测,2023年脊柱植入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元人民币,其中椎间融合器是脊柱的主要植入物,约占脊柱类植入耗材产品市场的一半份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需求。但目前经典的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所广泛使用的椎间融合器仍存在融合时间长、假关节形成等问题,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此外,由于其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该领域国产化程度较低,进口耗材占市场绝大部分,其平均价格高昂,增加了国内就医人群的经济负担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钩椎关节融合器:理念与创新

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前期研究,发现钩椎关节植骨融合可以实现早期融合、提高融合效率,从而在国际上首创性提出“颈椎钩椎关节融合”理论。随之诞生的钩椎关节融合器(发明专利)与现有椎间融合器相比,更符合国人颈椎特点,可通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患者工作延误时间,降低手术术后并发症,极大降低社会医疗负担,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和社会价值。该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和会议均获得了相关的报道和极高的关注。

钩椎关节融合器:现状与未来

目前钩椎关节融合器已获得了2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课题经费支持,申请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已与国内知名器械公司签订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双方正共同促进钩椎关节系列知识产权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广。其中,第1代聚醚醚酮材料钩椎关节融合器已成功研发,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第2代组配式钩椎关节融合器已提交国家专利PCT协议。同时,我们也正深入研究,以医工结合设计以多孔复合材料为特点的第3代钩椎关节融合器,更贴近人体椎骨本身特性。以及基于微传感器及智能化技术的第4代智能钩椎关节融合器,满足对人体颈椎应力的实时检查,以移动终端等反馈给患者,继而指导进行术后更为安全有效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我们希望最终创立一套基于国际原创理论、符合国人特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颈椎手术治疗方案。开发一套独立于传统椎间隙终板间融合的中国人原创性的钩椎关节融合理论器械和产生一批完全独立自主的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知识产权成果并借助华西医院医联体的平台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最终打破欧美国家在颈椎内植物医疗市场的垄断地位,实现医疗器械中国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需对接,请扫码联系下方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