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联影,在美三倍扩厂!

日期:2025-04-26
浏览量:2025

自特朗普总统首个任期起,中国企业便持续面临美国对其产品加征的关税,当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在 2025 年 4 月 9 日飙升至 145% 时,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拉锯战终于演变为白热化的商业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便公开抛出 "赴美设厂" 的提议,当时被视为谈判筹码的话语,却在五年后成为众多企业的生存刚需。


其中规模最大的案例是联影医疗,今年,联影宣布将在美工厂面积扩大三倍,这个决定背后是精密的战略计算:若继续从中国出口,每台设备需缴纳的关税将超过设备本身价值,而本土化生产可使综合成本降低 40%。


01

联影医疗的

 "诺曼底登陆"

作为中国医疗影像出海的旗舰企业,联影医疗的休斯顿布局堪称教科书级操作。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自 2011 年成立便将 "生产本土化" 写入战略白皮书。2020 年德州工厂投产时,便实现了 MRI、CT、PET-CT 全品类设备的本地化组装,而 2025 年初宣布的 "三倍扩厂计划",则是对关税飙升的精准回应。


近日,在致《Radiology Business》的声明中,联影医疗清晰勾勒出战略逻辑:“自公司成立 14 年来,我们始终将生产业务本土化作为战略目标。


休斯顿工厂的运营带来了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从跨国运输的长期海运周期,缩短为德州工厂到芝加哥客户的短期陆运;原需数周甚至数月的海关清关流程,转化为本土生产的即时交付。更关键的是,本地化生产使供应链响应速度显著,客户服务工程师可在短时间内携带原厂备件抵达现场。


作为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联影医疗正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布局,除扩大中国和欧洲业务外,特别注重贴近目标市场(尤其是美国)进行生产。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工厂自 2020 年投产后,已实现全品类成像设备的本地化生产。


另外,联影医疗的商业模式注重降低客户长期持有成本,区别于传统的 "逐项收费" 盈利模式,为客户提供终身免费软件更新和全套成像系统配置服务。公司强调,通过此前及正在实施的战略布局,有能力履行所有已签署的定价合同,目前暂无调价计划,将持续关注形势变化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客户的影响。


根据联影早前发布的新闻稿,公司进一步宣布将大休斯顿地区皮尔兰的生产面积扩大逾三倍,并且所有关键备件已在休斯顿及全美多地建立库存,这一供应链保障措施在后续声明中得到再次确认。


为应对潜在风险,联影医疗正通过制造流程的垂直整合,实现供应链风险管控、成本优化、质量保障和产品快速上市。公司表示:“依托美国本土业务基础、库存备件储备及高度垂直整合能力,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并动态调整策略,确保决策始终以客户和患者利益为核心。”


02

中国医械企业进击北美

除联影外,很多其他中国企业也在美纷纷布局。


2024 年底的北美放射学会(RSNA)会议上,中国成像企业共设有 64 个展位。

图片


尽管其中不少企业的产品尚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但已在全球多个国家通过监管认证。它们选择参展 RSNA,源于该展会能吸引来自 145 个国家的 5 万余名专业人士。


在美获得市场准入并站稳脚跟的中国供应商中,联影医疗的参展规模最为突出。同期参展的还有东软医疗、凯盛医疗、艾睿光电、开立医疗和力合医疗等企业,这些中国公司大多已将部分研发和生产环节转移至美国本土。


总部位于上海的艾睿光电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设有生产基地,主要生产 X 射线系统核心组件,包括非晶硅(a-Si)氧化 TFT 探测器,其产品涵盖可减少数字 X 射线板跌落损伤的柔性衬底探测器,以及光子计数探测器。


明峰医疗业务覆盖 70 个国家,主营 CT、MRI、X 射线及 PET-CT 设备,在俄亥俄州索伦市设有子公司 FMI 医疗系统。该公司透露,计划在美国建立制造基地,生产面向全球市场的成像设备。


力合医疗专注于甲状腺细胞学活检、羊膜穿刺及绒毛膜绒毛穿刺所需的活检针、引流导管套件和穿刺针,自 2019 年起在美国设立生产工厂。其产品已进入梅奥诊所、克利夫兰诊所、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美国顶级医疗机构。


超声与内窥镜制造商开立医疗在美国设有销售团队,并于旧金山和西雅图设立研发中心。


维力集团 / 奥泰医疗生产核磁共振、CT、数字 X 线、超声及 PET-MR 设备,产品出口美国,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设有研发中心。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科研转化企业,时代医疗系统专注于核磁共振技术,包括 11.7T 超高场系统。在 2024 年 RSNA 展会上,该公司首次展出获得 FDA 批准的新生儿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吸引了众多美国儿童医院的关注。目前,时代医疗在美国设有研发与销售机构,并与布里格姆妇女医院(隶属麻省总医院体系)开展科研合作。


另有部分中国放射企业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为美国大型供应商提供成像组件、整机组装及造影剂生产。例如,参展商阿波罗 RT(Apollo RT)与佳能医疗、富士胶片医疗、东软医疗、飞利浦医疗及联影医疗等企业合作生产高压造影剂注射系统。


中国医疗企业的北美突围展现了"关税倒逼产业升级"的新逻辑。联影等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与技术突破,将贸易壁垒转化为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契机。其"区域制造+原创研发"模式正动摇西方在高端设备领域的技术垄断,但《生物制造法案》等管制措施预示着更深层的标准之争。


这场博弈的本质已从商品关税转向知识产权与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标志着非西方企业首次系统性切入高端医疗装备的全球竞合体系。


由于企业通常不愿公开负面信息,美国关税政策的实际影响可能要到 2025 年才会完全显现。届时,观察这些供应商是否继续参展,或是缩减展位规模,将为行业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图片
图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