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冰火两重天,医疗行业如何乘势而行
来源: MedTrend医趋研究院 2020年02月27日 09: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将医疗行业拉进了枕戈待旦的状态:从上游的药品研发,到中游的医疗物资运输,再到下游的诊治,都在争分夺秒地应对疫情。

如同一次突击检查,疫情让医疗行业接受了一次压力测试。

在这一极限测试下,我们看到基层疾病防控尚有很大改进空间,分级诊疗仍需持续推行;我们需要更多激励机制促进医药创新研发。

我们也看到,部分IVD企业在疫情初期即脱颖而出,迅速向市场投放病毒检测试剂,解了燃眉之急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在应对疫情蔓延中,第三方检测机构、POCT等行业抓住机会,乘势而行,在“后疫情”时期积极酝酿着新一轮增长。 

可见,疫情给医疗行业带来的不仅是压力,也提供了更多政策改进空间和行业创新机遇。在应对疫情的时候,业内参与者不能仅仅追求“平安过关”,更要放远视野,结合自身实际,从政策中研判趋势,将疫情的“危”变为自身发展的“机”。


01.防微杜渐:疫情检测与防控的重大意义日益凸显

一、IVD检测企业在疫情中完成了一次分化

本次疫情中,临床上主要使用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新冠病毒,这一检测技术需要检测试剂的快速持续供应。疫情开始后,为了满足一线病毒检测需求,政府和企业进行了快速高效的联动:

政府方面,1月16日,国家疾控中心向全国20多个地市下发快速诊断检测试剂盒,使各地医院具备了大批量快速检测手段。2月22日,来自捷诺生物、之江生物、达安基因、圣湘生物、华大基因、伯杰医疗、博奥生物、万孚生物等10家企业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陆续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得上市批件。


▲10家企业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应急审批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按照常规流程,产品的上市审批需满足一定数据与样本要求,通常审批时间约两年。本次疫情中,国家药监局将这一时间压缩到数日之内,是在重大疫情下的应急举措。

企业方面, 

疫情的发展使检测需求不断增多,带动了病毒检测试剂盒、PCR、基因测序仪、核酸提取仪等的研发和生产,一季度,相关企业的销售额相比往年同期将显著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80家IVD企业都已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但是,在多家产品已经上市的情况下,市场将逐渐趋于饱和。

未来,疫情的发展将继续通过一线的检测将需求传导到上游IVD企业。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市场需求将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本次疫情中,我们看到国内多家IVD企业作出了快速响应:早在1月11日,国内就有多家上市公司获得病毒基因序列,并迅速启动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几天之内就有多家公司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1月26日,即有多家公司的病毒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一批设备仪器迅速被投放到指定机构中使用;之后,多家企业陆续跟进推出试剂盒。对疫情的快速响应可以判断企业的竞争力,从几家公司迅速推出试剂并获得政府认可上,至少可以作出如下判断:这些公司具有充足的日常储备这些公司有快速研发能力和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春节期间能够迅速组织人员投入工作;此外,能迅速进入政府应急审批的名单中也显示出公司优秀的商务与公关水平最后,将上述能力有机结合则表明公司各业务单位有出色的协同作战的能力。

本次疫情中能够快速响应并将产品投放到一线的IVD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在重大疫情中协同配合的能力,也获得了一定品牌效应。未来这些企业有可能进一步脱颖而出,而包括人才、市场、资质认可等优质资源也可能会向这些企业聚合,业内有可能通过这次疫情形成一次分化。对于头部企业,需要强化优势并进一步强化创新研发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者,在业务层面,需要根据其产品与服务性质调整市场策略,如评估其产品与服务模式是临床急需型还是补充型等;在管理层面,建议这些企业加强从研发、测试、生产到推广的整体配合。因为类似SARS、新冠病毒这样的大型传染病的爆发并非常态,疫情结束后,很多医院会因为“心有余悸”而继续进行设备采购,但随着社会紧张情绪的消退及医院运行进入正常轨道,设备需求将再次回归到平均水平,故企业真正需要提升的是各条业务线的协同能力,建立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机制从产业格局上看,由于分子诊断试剂领域本来就以国产企业为主,所以,虽然疫情有效提升了分子诊断试剂企业的业务量并筛选出部分优胜者,但对行业总体格局影响不会特别明显。荧光定量PCR仪为代表的分子诊断仪器为外企主导的格局短期之内不会改变,但是国内部分新锐厂商正在研发并推广第三代数字PCR仪器,这些企业的创新研发值得关注。


二、检测与防控相关行业与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特效药物和疫苗上市之前,能否高效地完成检测诊断隔离十分关键。根据部分一线医生的反馈,前期,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本应在基层完成的前期防控被迫在医院进行,加大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虽然国家药监局迅速启动了应急审批机制,保证了检测试剂盒的供给,但基层医院缺乏足够的条件完成实验要求较高的检测,符合条件但数量有限的医院承担了主要检测工作,很多医生不堪重负。客观地说,上述现象与疫情出现的突然性有很大关系,但也显示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预计此次疫情过后,国家会更加重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应对,建立更加高效的快速响应机制,甚至可能从机构设置上作出一定调整,更好地应对类似事件。

对于产业界来说,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可能也是未来业务调整的方向:本次疫情之后,国家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将有进一步举措,业界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与举措。根据目前的观察,值得关注的要点包括:1、国家将通过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建设,加强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将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本次疫情让国家进一步意识到基层社区医院在传染病的早期检测和防控方面的重要性。所以除了加强大中型医院在应对未来重大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外,国家分级诊疗推进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疫情检测与防控会从大中型医院前置到基层、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将配备一定传染病防控药物与设备,对于业内企业的产能与销量将会产生正面效应。根据这一“前置”思路,除了提升供应能力,部分企业可以进一步思考提升未来传染病检测的便捷性与及时性。本次新冠病毒检测中,部分企业和高校企业推出了POCT快速检测方式并开始临床样本收集和验证,据称可以显著提升准确率并降低检测时间和人员培训成本。

作为IVD的新兴热点领域,POCT同样可以应用于传染病防治,预计未来该领域将得到部分企业与资本机构的关注。除了临床需求的提升,公共场所疾病防控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重视。本次疫情中,在机场、高铁站等主要公共场合下,初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的红外测温仪也和PCR仪一同成为各地政府招标采购的主要对象,显示出医疗行业对热成像检测仪器的需求。未来,我国可能会加强医院、疾控、海关、公安等公共场所卫生应急装备建设,相关仪器需求将得到提升。2、第三方病毒检测机构获得进一步发展,也将面临激烈竞争。

本次疫情检测中,病人数量的上升与具备检测条件的医院数量有限形成了突出矛盾,在这一背景下,第三方病毒检测机构成为病毒检测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李克强总理表示“允许条件符合的第三方检验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各地卫健委也将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病原学检测结果纳入确诊依据。可见,第三方病毒检测的价值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对于第三方病毒检测机构而言,在持续蔓延的疫情阴霾笼罩下,检测业务量短期内可能出现暴增,整个市场前景也会呈现利好趋势。但随着疫情结束,业内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未来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由于目前疫情紧急,很多检测可能都是免费的。但是,在非疫情的情况下,如何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场景与合作是需要业内企业进一步探究的;其次,快速建立权威性。伴随着官方的认可,业内企业也将展开激烈的竞争。政府将会进一步明确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评价标准,这也将成为医疗机构选择合作对象的主要参考。业内企业将面临一次大浪淘沙式的竞争,企业间的差距也会被拉开。

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未来第三方检测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除了以上两点,科技业务创新也同样值得业内企业和投资机构持续关注:科技方面,AI、5G、医疗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一线的应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疫情防控诊断效率。


以AI为例,杭州疾控中心借助阿里达摩院的数据算法,可以快速拼接核酸片段还能推导其二级和三级结构,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业务创新方面,近年来各地密集布局的互联网医院通过本次疫情得到了一次测试。在重大疫情中能否提供快速、及时、有效的服务是检验这一模式的有效试金石。对以平台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通过疫情进一步提升服务与运营管理能力,开拓更多业务增长点是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的关键。


02.厚积“厚”发:利好政策推动药品创新研发

目前,国内外药企与研发团队已经针对新型病毒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患者康复后,其具有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等处理后,可以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疗;2月9日,在分理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仅仅两周后,中国开启新疫苗的动物实验;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阿比多尔达芦那韦在一定微摩尔浓度下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吉利德科学(Gilead)的在研药物remdesivir(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试验已于2月3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启动。根据公开报道,该药物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表示,艾滋病治疗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在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北京市卫健委1月26日发表声明回应称,该药物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推荐的治疗方式;此外,包括强生医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际防范流行病创新联盟(CEPI)等企业和机构都表示将推进或资助疫苗的研发并尽快进入临床试验。尽管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从药品研发到投入市场,尚需经历多轮临床试验阶段,短期内直接用于患者的可能性不大。因疗效显著而”走红”的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试验期也要等到4月27日结束。而疫苗产生免疫保护可能也需要几周时间,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上述情况也是医药行业在面对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突发疫情时的挑战:一方面,药品的研发需要遵循科学与规范的流程,完成一定样本基础上的临床实验;另一方面,疫情的蔓延和病毒的演变却要求医药研发在短期内拿出研究成果并可以迅速投放市场,使药品研发缺乏足够的“缓冲期”

▲药品研发与疫情蔓延存在时间不对称

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无论是医药企业还是投资机构,也缺乏开展大规模临床实验研究的动力。投资机构对于新药研发有很强的经济回报要求,而传染病疫情往往具有突发性,且来去十分迅速,极容易导致药品开发与疫情控制进度脱节。面对这一矛盾,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美国健康与社会服务部(HHS),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部门针对突发疫情出台了包括动物规则、同情用药、紧急使用授权等一系列措施,使重视投资与商业回报的药企有一定动力进行传染病新药的研发中。在经历了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两次大规模突发性传染病,我国将会对突发疫情的预防和药品研发上给予足够重视:预计未来在政策上,国家可能要就药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出台一定激励措施;其次,还将为国内药企研发上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撑,调动药企和资本参与相关新药研制的积极性,这对国内整体创新药研发也是一个利好。对一些具有先发优势的药企而言,应该重视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从长期视角建立对传染性疾病新药的立项策略。此外,在防止感染性疾病方面,药企可以提前完成部分预备工作,如提前开展关于动物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验证早期临床的安全性,在疫情爆发时可以迅速推进药品的研发乃至投放。


03.千里之行:物流与渠道整合在疫情中得到提升


疫情提升了医疗物资运输能力

疫情期间,武汉等疫情重灾区医疗物资需求陡增,储备不足,将必要的医疗物资及时投放到一线显得十分重要。此外,民众也需要从零售药店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这些都导致大量医药、器械及防护用品销量大增,物流运输的压力陡增。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物流运力将主要用于医疗物资配送,能否保证持续充足的运力是关键。疫情之中,以九州通为代表的物流企业高效地将医疗物资投送到一线获得了业界格外关注。

对于物流配送企业来说,药店(包括线上药店)和医院是物流企业的主要终端用户。目前,由于药品的仓储、运输和配送都必须遵循《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管理规范》标准,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

医院端的需求一般为刚需;但对于零售药店来说,能否提供足够的订单覆盖成本是关键,这一点在医药电商配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物流配送是医药电商的一项重要成本。

疫情期间,线下药店与线上医药电商因在解决民众防护的刚性需求上作用明显,销售额增长的同时也受到用户的逐渐认可,短期内业绩提升明显。但是,随着疫情消退,药店目前的业绩能否持续有待观察:实体药店方面,其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在疫情中得到凸显,市场将提升对其价值评估;而线上医药并不会因此次疫情立刻迎来质的飞跃,而仍旧需要解决来自监管、处方权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现有实体药店与医药电商与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是否会在疫情后得到显著改善,尚有待观察。对于来自医院端的刚需,预计疫情过后,物流配送服务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长远看,本次疫情对物流配送进行了一次“检验”:经过高强度的密集运送,物流企业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仓储运输等各环节的认知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业内企业将会进一步优化其物流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及紧急疫情下的应对机制。渠道整合持续推进在渠道方面,完成产业链上中下游纵向并购的医药生产企业和渠道商由于可以有效减少从采购到运输配送环节的成本,所以在物资供需配置上更有优势。纵向并购的形式包括:上游生产企业并购中游经销商,优化渠道;大型中游渠道企业并购小型上游生产商,完成自产化;中游渠道企业并购下游医疗服务商,优化服务。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并购都可以更快匹配上下游的供给。而对于一些“单打独斗”的渠道企业,大量下游的需求将通过频繁上游采购完成,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现金流压力,进而向银行寻求紧急贷款缓解资金压力。对渠道企业,“两票制”推行后引起的业界并购趋势并未改变,疫情的爆发是催化剂,未来,业内整合仍将继续。

04.冰火两重天:医疗机构的需求影响上游企业生产


从医院传达出对药品、耗材设备的需求明显受到疫情影响,对上游企业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目前正处于对抗疫情的关键阶段,各地医院都将主要资源投入到疫情检测和治疗中,故与病毒检测和诊治相关的医疗耗材与器械的需求几乎成为当前医院的刚需。在新药与疫苗投放市场之前,医院诊治的重点主要为患者并发症治疗与免疫力提高。所以,除上文提到的病毒检测试剂与仪器以外,与肺炎治疗相关的设备耗材需求也会相应提升,由于肺炎导致的呼吸困难、体内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生理缺氧,故制氧机、ECMO、雾化机、监护仪等辅助治疗器械需求量增大;为提升患者免疫力,糖皮质激素、静丙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相应提高。此外,当前医护人员的口罩、防护服等医护产品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关上游厂家将继续提升产能,一季度销量将显著提升。从全年看,由于疫情产生的非常规需求,上游生产企业上半年产销量将明显高于下半年。由于尚不明确疫情何时结束,故这一类需求还将持续。疫情过后,各级医院将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应对能力。所以,在采购需求总体下行的趋势下,一些医院仍将持续释放一定的药品与器械采购需求。相对于疫情期间的采购物资,疫情后,医院采购需求将集中在以血制品等重要的医疗储备用品上。对于上游厂商,需要科学制定产品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尽量避免因生产过量或需求不匹配导致疫情过后产生库存压力难以释放的情况出现。目前,由于大多数医院将主要资源投向疫情防治,且为阻断医院交叉感染,一些普通门诊被暂时关闭,部分弹性医疗需求(如医美、口腔、眼科等)也因躲避疫情的需要而被延后,这也导致相关药品器械的需求暂时下降。另外,疫苗的接种也可能暂时延后,部分疫苗企业销售也可能受到影响。但是,这一部分需求将随着疫情的消退而不断放量,故相关上游企业下半年产销量将高于上半年。当前,这一部分企业部分库存压占资金,可能承受一定经营压力。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