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全球第六大CT球管制造商,拟A股上市

日期:2025-10-01
浏览量:2036

近日,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超群检测”)获上海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拟冲A股IPO,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据悉,这是继2024年2月以国金证券为辅导机构完成首次备案后,公司在上市进程中的重要进阶。

图片


从2021年至今,超群检测已完成三轮融资。公司注册资本达6205万元,控股6家企业。目前,该公司已跻身全球六大CT球管制造商之列,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医院等医疗机构。


分析认为,作为深耕 X 光设备领域二十余年的 “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超群检测的上市筹备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同时也折射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加速态势,尤其是在CT球管这一曾被外资垄断的 “卡脖子” 领域,国产力量正凭借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撕开市场缺口。


01

从本土起家到全球布局
八年完成国产球管量产跃迁


超群检测成立于2001年8月,初始便聚焦X射线核心技术研发,在工业检测领域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功底。2016 年,公司通过收购上海医疗器械九厂正式切入医疗赛道,后者是中国第一家研制出医用旋转管的企业。这为超群检测奠定了医疗球管领域的技术根基。

2018年,超群检测开始跨越式的全球化布局,收购美国原当立(DUNLEE)位于芝加哥奥罗拉市的资产、设备及团队,这一举措被行业视为国产球管突破的关键落子。当立作为全球替换球管事业的开创者,1998年便推出全球首款 1.0MHU CT 替换球管,2001年被飞利浦收购后更是成为高端球管领域的标杆企业。通过此次收购,超群检测直接获取了顶尖的球管设计工艺、生产设备及核心研发团队,为进军高端市场铺平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超群检测旗下全资子公司科罗诺司在上海设厂,在研发、生产、质量管控等各领域全面落实CT球管及其零部件国产化、人才队伍本土化,并向国外子公司反向输出新型技术和高端设备。

2022 年,科罗诺司率先实现 8MHU 高端球管产品 AU200 C40 的量产并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打破了此前万睿视、当立对该领域的垄断。截至目前,科罗诺司已形成覆盖 2.0-8.0MHU 热容量的5款CT球管产品矩阵,全部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仅用8年便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多产品量产的跨越。

图片

5款CT球管产品


从资本端来看,从2021年至今,超群检测已完成三轮融资。2021年完成国金鼎兴A轮融资,为早期技术转化注入动力;2022年引入湖南医药发展私募基金、泰恒投资等机构的 A+轮资金,加速产线建设;2024年1月完成近2亿元最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鑫资本、天兴资本等专业机构,资金全部投向CT球管新产品研发、生产及 X 射线新技术创新。


02

跻身全球六大CT球管制造商之列
高端球管成国产化标杆

作为同时布局工业与医疗 X 射线领域的综合性制造商,超群检测已形成 “核心部件+整机系统” 的全链条业务布局,其中高端 CT球管业务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板块。

在医疗领域,超群检测的核心产品是CT球管及相关射线源系统。CT球管作为 CT设备的 “心脏”,其热容量、散热效率等指标直接决定了CT设备的扫描速度、图像清晰度和连续工作能力,同时也是设备中最昂贵的高值耗材,单支价格可达数十万元。

图片

而超群检测的球管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展现出强劲竞争力:以3.5MHU型号DA165为例,官方保用寿命20万秒,实际使用常突破30万秒,性能比肩国际同类产品;8MHU型号AU240则完全实现国产化量产,打破了进口依赖。

技术实力的背后是深厚的研发积淀。截至2025年9月11日,公司拥有145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PCT专利9项,另有25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状态。目前超群检测已建成上海、美国奥罗拉两大生产基地,实现了从管芯设计、精密制造到质量管控的全流程自主可控,真正落实了CT球管国产化、零部件国产化与人才队伍本土化的目标。

而市场表现印证了产品竞争力。自2022年11月启动球管销售以来,科罗诺司在1年内便占据国内超过10%的替代球管市场份额,与飞利浦当立、万睿视形成 “三足鼎立” 格局,远超其他国内同行。此前,超群检测董事长唐志宏透露,公司已跻身全球六大CT球管制造商之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医院等医疗机构。


03

百亿市场国产率仅5%
国产替代正加速


据沙利文咨询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CT设备整体销量将达到10,445台,年复合增长率11.0%;我国CT设备总保有量将增长至66,038台,年复合增长率15.3%。根据我国医疗检车密度,每台CT设备1-2年需更换一次球管,即我国每年就有超7万支球管需求,市场规模超百亿元。


根据国内多家CT厂商上市招股书及相关文件披露,我国整机厂CT球管市场的95%以上被飞利浦当立和万睿视收入囊中,处于高度垄断局面。


CT球管作为CT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不仅是CT设备的信号载体,更是其“高值耗材”。在CT设备中,球管堪称最昂贵的消耗部件,其平均更换周期为2至4年。鉴于我国CT设备的较高使用率,部分医院的球管更换频率甚至达到了一年两换的状况。


但由于CT球管技术壁垒极高,无论是CT整机厂商还是独立CT球管制造商,全球能生产CT球管的企业都屈指可数。目前,CT球管也一度被官方认定存在“卡脖子”问题。


从2011年开始,中国科技部就将大热容量CT球管列入高端产品突破。“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 CT 球管列入重点突破和发展的高端战略产品,并鼓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 CT 球管。各部委多渠道支持CT球管项目落地,从产品研发、国产化、产业化等多方面引导自研CT球管核心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CT球管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已有联影医疗、昆山医源、麦默真空、科罗诺司、珠海瑞能、益腾医疗等10家左右国内企业已拿到CT球管的注册证。


——


当前,基于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的支撑,国产CT球管正在迅速崛起。不过市场机遇背后仍存在着技术迭代速度快、高端人才稀缺、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


对于超群检测而言,上市融资将成为其把握行业机遇的关键支撑。若成功 IPO,募集资金可进一步投入高端球管研发、产能扩张及全球化渠道建设,巩固其在国产替代中的先发优势。而从行业视角看,超群检测的上市之路,或将成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突破的缩影,为更多 “卡脖子” 领域的国产化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文章来源:器械之家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财务造假,医械龙头企业退市倒计时

迈瑞,再次出手!

奥林巴斯,新品

苏州这一械企,拿下近亿元融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