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国产外科器械龙头:停牌、重组

日期:2025-05-23
浏览量:2089

5月22日,迈普医学(301033.SZ)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


图片


迈普医学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广州易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介医疗”)不低于51%的股权,收购完成后成为其控股股东。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自2025年5月22日开市起开始停牌。


图片


迈普医学是以神经外科植入器械为核心的国产龙头,2024年及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爆发,营收、净利迅猛增长。过去一年公司股价持续震荡攀升,截至停牌前公司股价为64.13元/股,总市值42.66亿。


01

布局前沿领域


2008年,在再生医学领域声名鹊起的袁玉宇和创业团队回国创立了迈普医学,开始深耕生物增材制造核心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化。2011年,迈普医学终于成功制造出了世界第一个3D生物打印的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睿膜”。


图片


该产品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了生物增材制造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在软组织修复上的产业化应用,入选了中国科技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为仅有的9项“国际原创”产品之一



图片



随后公司不断推出产品,据介绍,目前迈普医学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 业,覆盖开颅手术所需要的关键植入医疗器械。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全球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少数具有规模化出口海外高端医疗市场能力的神经外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迈普医学董事长袁玉宇,1980年生,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生物工程专业,医疗器械高级工程师(教授 级)职称,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袁玉宇牵头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加速孵化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和企业。


图片


除迈普医学外,袁玉宇同时担任多家医疗公司的董事长。据公司24年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袁玉宇仍任董事长一职的企业包括:江西垠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创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瞬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广州瞬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医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泽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睿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本次的收购标的——广州易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据了解易介医疗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孵化的首家企业,于2020年8月成立,广泛布局卒中治疗缺血,出血及通路类产品。成立四年以来,已有十一款产品获NMPA注册证,两款产品获FDA批准上市。实现了南美、东亚、东南亚、中亚、中东地区商业化布局。


图片


其公众号显示,今年2月易介医疗神经介入抽吸、经桡、通路产品解决方案在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联盟神经介入类医用耗材接续带量采购全线中标。


预计通过此次收购,迈普医学将进军神经介入领域。公司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即在2025年6月6日前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02

把握集采机遇

业绩暴增


2024年及25年一季度,迈普医学业绩暴涨。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44.21万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20.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85.4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11.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82.94%。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70.39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8.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16.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8%,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92.49万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89.89%。


2024年,公司人工硬脑 (脊)膜补片实现收入155,593,757.71元,占比55.88%, 同比增长11.46%;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收入 79,896,317.05元,占比28.69%,同比增长31.05%;可吸 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及硬脑膜医用胶收入36,007,010.12 元,占比12.93%,同比增长49.89%。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为56,691,742.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8%。


带量采购成为了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公司财报显示24年随着多省集采的有序执行,加速了其脑膜产品的市场拓展。此外,根据2023年河南省《关于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的公告》,公司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已入围中选。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发 布了《关于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公告》,公司止血类产品已入围中选。有望进一步扩展市占率。


中国神经介入器械正迅猛发展,2017-2021年其市场规模从37亿元增长至68.92亿元,2017-2021年的CAGR为16.82%。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8.42亿元,2021-2025年CAGR为23.13%,2030年将达到约442.26亿元。


从手术量预测,国内神经介入手术量预计从2020年的16.1万台手术增加至2026年的74.1万台,GAGR达到28.9%,2024年我国神经介入手术总量约为40万台。


不过随着神经介入集采常态化,该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迈普医学此次收购易介医疗,能否挑战现有的市场格局?我们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器械之家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