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获批FDA!强生旗舰PFA平台灌注流速更新

日期:2025-07-16
浏览量:2188

2025年7月14日,强生医疗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宣布其VARIPULSE™平台针对灌注流速的最新优化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此举标志着强生在脉冲场消融(PFA)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同时展现出其以数据为导向、贴近真实临床实践的技术创新策略。


强生电生理与神经血管业务集团主席Michael Bodner表示“我们从真实世界的经验中不断学习,并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持续改进技术以提升患者护理质量。此次VARIPULSE™平台的更新反映出我们致力于通过有意义、数据驱动的优化,推动PFA技术的持续演进,增强产品性能与操作信心。”

去年VARIPULSE™平台首次获得FDA批准上市,目前VARIPULSE已经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完成超10000例手术强生的商业能力可见一斑。

当然强生在年初面临神经血管不良事件,让医生和患者为此担心。这次强生也对神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做了回应,强生披露VARIPULSE的神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始终保持低于0.5%

此次FDAVARIPULSE™灌注流速优化的批准,以及亚太市场快速推广,代表强生PFA技术应用上再结硕果。医生能操作更高效、可重复且安全的系统;患者能享受更短手术时间、更少放射暴露、更快康复出院。

未来,随着OMNYPULSE™及双能量导管临床数据公示,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持续性房颤及其他心律疾病领域。

 

全球市场进展

亚洲太平洋同步启动

继美国与欧洲之后,VARIPULSE™平台已于20257月初在亚太市场重磅发布,覆盖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等地。

亚太地区房颤患者超过1600万,中风风险显著,VARIPULSE™的导管深度整合CARTO™ 3三维图谱系统,助力实现精准高效、极低透视暴露的消融流程。

临床数据显示,80%患者在inspIRE试验中无复发,100%手术成功率;admIRE研究中75%达到主要疗效,2.9%不良事件率,25%无需透视完成手术,43%实现当天出院


美国市场战略回顾与巩固

VARIPULSE™系统于202411月获批FDA,用于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这一系统成为首款与CARTO™ 3协议深度整合的PFA平台之一,通过admIRE研究验证,291位患者中100%急性成功、98%首轮隔离成功、85%一年无复发,2.9%不良事件发生率,25%实现零透视。

20251月,美国外部评估阶段出现4例神经血管事件(约3%发生率),公司迅速启动审查并暂停使用5周。结果表明,VARIPULSE™系统本身性能正常,但某些特定操作(多次叠加消融、非肺静脉区操作等)存在风险。强生及时更新全球说明书,增加流速优化建议,引导医生优化手术方案。20253月,美国市场恢复有限使用,且市场战略并未受影响。

尽管第一季度电生理业务销售略有下滑(同比下降约2%),但整体医疗设备板块销售同比增长16%,达21亿美元(约150亿人民币)。强生表示,VARIPULSE™与竞争对手相比稍有滞后,未来将加大推广力度。

 

关于VARIPULSE™系统

VARIPULSE™系统由Varipulse消融导管和TruPulse发生器组成,并且能够与Carto 3完美兼容。

VARIPULSE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集成 Carto 3的PFA技术,通过实时可视化和反馈机制实现直观和可复制的工作流程。Carto 3也是未来强生在PFA领域战胜其它对手的最大优势
VARIPULSE平台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
图片
Varipulse消融导管(完全集成的可变环多电极导管)
Varipulse消融导管是在强生之前的标测导管Lasso导管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该消融导管在环形头端上带有10个电极,且环形头端尺寸可调(从25到35mm)。同时导管可以双向调弯,一侧调弯180°,另一侧调弯90°。
图片
TruPulse发生器
TruPulse发生器是一种用于心脏消融治疗的设备,在治疗心脏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提供可靠的电能传输和控制,准确消融这款发生器通常与其他消融设备和导管一起使用,用于在心脏内部产生脉冲场
图片
Carto 3系统球领先的3D心脏测绘系统)
Carto 3利用先进的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实时地在手术室内对患者的心脏进行高分辨率的测绘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心脏内的异常电活动,并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导航和定位信息,以指导心脏消融治疗。
图片
强生该系统的优势在于,极大减少甚至基本无需X射线辅助,通过精准的能量传递,结合实时导管定位可视化功能,显著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房颤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VARIPULSE平台先后获得了美国FDA、欧洲CE标志以及日本药监部门的批准。尽管在中国尚未获批上市,但强生已递交相关申请,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前期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 全球PFA市场概况
全球PFA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为1.05亿美元(Roots Analysis数据),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55亿美元(2024-2035 CAGR=39.1%),高增长主要基于技术升级、渗透率提升以及适应症扩展
技术升级包括优化/标化消融配置组合(如脉冲波参数、导管消融方式及头端外形、导管与组织贴靠效果等)以提升手术效果、联用三维标测技术以优化手术过程、联用射频能量源以提升治疗灵活性及全心腔可及性、丰富麻醉方式并探索个性量化消融等;渗透率提升得益于全球房颤患者众多且治疗需求明确,医保覆盖扩面、产品降价、术者经验积累、厂家学术推广等;适应症拓展包括从阵发性房颤到持续性房颤、从肺静脉隔离到整个心腔的治疗等。
截至目前,FDA合计获批3个厂家的5款产品(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强生),并已开始陡峭上量。美国2024年PFA占房颤手术量比例将达约20%(商业化第一年),波士顿科学的产品预计到2026年至少提升至40-60%(得益于良好的医保报销及麻醉支持)。
图片
国外三大巨头PFA产品获批进度

波士顿科学FARAPULSE系统作为全球首个商业化的PFA产品,于2021年1月获得欧盟CE认证,随后在2024年1月、7月和9月分别获得美国FDA、中国NMPA和日本PDMA的上市许可。2025年7月7日,FDA进一步扩展说明书(IFU),允许用于持续性房颤的肺静脉及后壁消融借助FARAPULSE系统在全球核心市场的持续增长,公司电生理业务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公司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其具备三维标测功能的新一代导管FARAWAVE NAV已于2024年10月获得美国FDA注册认证、2025年2月获得欧盟CE认证。

美敦力PulseSelect系统已分别于2023年11月、2023年12月、2024年5月和2024年9月获得欧盟CE、美国FDA、日本PDMA和中国NMPA的上市许可;其中,该产品领先FARAPULSE成为美国市场首个上市的PFA产品,成为其商业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同时,美敦力的另一款PFA产品Sphere-9及其配套使用的Affera标测消融系统也分别在2023年3月和2024年10月获得欧盟CE及美国FDA批准,使公司成为业内首家为患者提供两种PFA临床技术路径的企业。

强生VARIPULSE系统已分别于2024年1月、2024年2月和2024年11月获得日本PDMA、欧盟CE和美国FDA的批准。该系统可与公司现已广泛覆盖且性能先进的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进行联用,有望助推其加速增长。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推进其ThermoCool SmartTouch SF导管和Omnypulse导管的研发进度,其中ThermoCool SmartTouch SF导管为“PFA+射频”双能量导管,Omnypulse导管则采用扩张网篮设计并整合了压力监测和增强的三维标测功能。

雅培的首款PFA产品Volt系统2025年3月27日获得欧盟CE 认证。该系统采用球形消融导管头端设计,能够在消融过程中有效接触目标组织,预计将于2027-2028年获得美国FDA的上市许可。该公司还在推进其焦点 PFA 技术,该技术向心脏的特定点输送靶向能量。最近完成了其 FOCALFLEX CE 试验(评估TactiFlex™ Duo消融导管,传感器增强型)的入组,并且在美国的 FlexPulse IDE 试验的入组正在进行中。

另外,CardioFocus公司的Centauri系统已获得欧盟CE认证,还有多款PFA产品正在积极推进研发进程,如Kardium的Globe PF、Adagio Medical的CryoPulse等。

海外代表性PFA产品介绍







▲文章来源:心未来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