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新董事长上任1天就辞职,骨科龙头内斗大戏再开场!

日期:2025-04-30
浏览量:2065

今日凌晨1点钟,市场终于等来了凯利泰2024年年报!

和年报一起投掷下来的重磅炸弹还有一打高层辞职信,其中新董事长蔡仲曦从发布任命到辞职不过1天,堪称A 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史上最快退位”


01

利润暴跌,股票停牌


2024年大幅亏损。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85亿元,同比上升3.0%;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下降193.8%;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531万元,同比下降205.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8亿元,同比下降42.5%;EPS(全面摊薄)为-0.1472元。


凯利泰透露,大幅亏损主要因为受集采影响,对部分库龄较长滞销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在融资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计提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导致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减少2.26亿元。


然而,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鉴于凯利泰未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以及无法对凯利泰期末公允价值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等情况,对凯利泰2024年度的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凯利泰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此凯利泰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股票简称由“凯利泰”变更为“ST凯利”


同时,凯利泰股票将自4月30日开市起停牌1天,于5月6日开市起复牌。



02

高管“闪电”离职创纪录


凯利泰一口气发布了多位高层因个人原因于4月28日申请辞职的公告包括新董事长蔡仲曦、新总经理夏天,以及独立董事张斌。


此刻,距离凯利泰3月20日选出新一届董事班子过去仅一个多月,距离凯利泰于4月29日凌晨对外公布新董事长及总经理人员名单过去仅1天


并且由于凯利泰原董事长袁征及原总经理王正民均在董事选举中落选,且根据年报内容,袁征和王正民分别于3月18日、4月17日离任。


凯利泰目前已经陷入“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



03

内斗白热化


此前的3月14日,袁征实控的上海欣诚意起诉了凯利泰,上海欣诚意为凯利泰的第二大股东,董事长起诉自家上市公司”一时之间还上了行业“热搜”。


该诉讼原本定于4月25日开庭,但就在开庭前两日,凯利泰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处收到欣诚意的撤诉通知,这起股东告自家公司的“闹剧”暂时收场。


据公开资料,凯利泰是由秦杰、袁征和李广新三人在2005年创立,2005年3月至2022年6月,袁征一直在凯利泰任董事、总经理等职务。2018年12月以来,袁征又担任凯利泰董事长,至今已是第7个年头。


2012年凯利泰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后,将外延式并购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举措,2020年曾达到历史最高股价31.17元/股。


在技术方面,凯利泰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顺应性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国产化,填补了当时国内的空白,该产品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美敦力、强生等外资企业的技术壁垒,大大降低了产品价格,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了市场。


据悉,凯利泰产品已经覆盖了国内数千家二级以上医院,主营产品畅销国内市场。产品屡获国家级殊荣,与此同时,凯利泰产品也陆续获得了欧盟CE认证、美国FDA 510K认证与日本厚生省认证,凭借着过硬的质量走出了国门,在众多欧美等发达国家临床应用,实现了规模化销售。


然而如今凯利泰的光芒已经全被内斗之乱所掩盖。


目前凯利泰内部两大阵营针锋相对,权力争夺进入白热化。


两大阵营分别是由第一大股东涌金控股和第三大股东凯诚君泰组成的“涌金系”以及由原董事长袁征实控的第二大股东欣诚意


双方曾就董事长选举、回购权行使、独立董事张斌的罢免以及董事会秘书兼证券代表人选的聘任上数次争锋相对,掐得“你死我活”。


内斗消息引发资本市场恐慌,2025 年 4 月 29 日股价下跌 5.84%,年内累计跌幅达 38%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逾 60%。机构投资者加速撤离,2024 年四季度主力机构持仓减少 1.08 亿股,基金净减仓 25 家。


如今,蔡仲曦等人已经宣布辞职,无疑又将拉开凯利泰新一轮管理层争夺战的“序幕”。凯利泰表示,将尽快完成董事的补选、董事长的选举,以及尽快完成总经理的聘任工作。


在骨科集采的行业变革期,同为国产龙头的企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存姿态:有的埋头深耕以图破局,在产品迭代与成本管控中锤炼竞争力;而凯利泰却深陷内斗泥沼,股东博弈、管理层动荡与战略失焦交织成困局。


这家曾以国产替代打破海外垄断的行业标杆,竟因持续内耗而元气大伤,从引领者到被市场审视的转变,着实令人扼腕。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