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科学,或在中国建首个生产基地
来源: 器械之家 2023年07月24日 15:48

日前,先瑞达医疗发布公告称,已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服务框架协议,未来三年内双方将在产品全球商业化、产品制造服务、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



据悉,先瑞达医疗于2021年在港股挂牌上市,次年12月,其宣布波科将发起部分要约,以每股20港元收购先瑞达不超过65%股份的多数股权,现金对价约为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5亿元)。2023年2月,波士顿科学完成了对先瑞达的部分要约,成为先瑞达控股股东。


根据协议,在中国市场,双方将开展交叉销售的合作模式,先瑞达还将为波士顿科学提供产品制造服务(OEM),以降低波士顿科学的生产成本,但具体生产的产品种类尚未披露,另外双方还将在研发及CSO (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开展一系列合作。


需要一说的是,在将部分生产制造服务委托给先瑞达的同时,波士顿科学还寻求在中国本土建造工厂。若未来工厂成功落地,也将成为波士顿科学在中国本土首个落户的工厂。

全方位合作

事实上,在2023年2月部分要约完成,波士顿科学成为先瑞达的控股股东后,双方就一直探索在研发、制造和商业化等方面的商业合作机会。2023年6月15日,双方就已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依托各自的创新技术、生产能力、行业经验和资源,围绕研发、制造和商业化三大方向探索合作方案。此次合作框架协议及服务框架协议的正式签署,也将进一步推进双方协同价值的落地。

据了解,先瑞达依托包括药物涂层、射频消融、高分子材料及血栓抽吸四大技术平台布局,先瑞达已经搭建了30余项产品管线,可为血管外科、心脏科、肾脏科、神经科及男科五大领域提供腔内微创介入方案。其中,先瑞达的AcoArt Orchid®& Dhalia®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外周药物涂层球囊(DCB),领先竞品4年时间;膝下DCB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在该领域取得优效临床结果的产品,并因此取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的认证。



作为国产介入龙头,其产品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相当成功的商业化成果。同时其还在北京、深圳两地拥有生产工厂,具备精密导管管材原材料生产能力,且正逐步拓展生产产能。此外,在供应链上游的布局也有效赋能了产品制造,进一步加强了先瑞达研发及成本优势。

市场合作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在中国市场,先瑞达与波士顿科学将开展交叉销售的合作模式,借由分销对方的产品,可以触达更多新的客户,同时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而在特定海外市场,波士顿科学拥有对选定的先瑞达产品的独家经销权(首批选定的产品包括外周药物涂层球囊,外周血栓抽吸系统、静脉腔内射频消融系统、冠脉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球囊扩张导管等)。通过波科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先瑞达产品将进入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至2025年间,先瑞达采购波士顿科学产品进行销售的交易金额上限为每年200万美元;而波士顿科学采购先瑞达产品用于全球销售的交易金额上限分别为2000万美元(2023年)、5000万美元(2024年)和1.1亿美元(2025年)。


先瑞达提供产品制造服务


另外,先瑞达在北京、深圳等地的生产工厂还将为波士顿科学提供专业的产品制造服务,以满足其降本增效的需求。在2023年到2025年的三年时间里,先瑞达医疗为波士顿科学提供的制造服务涉及的交易金额上限分别为500万美元、8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


在研发及CSO 开展一系列合作


除此之外,先瑞达与波士顿科学还将在研发及CSO (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开展一系列合作。双方将可为对方提供研发支持,共享研发和创新资源。其中先瑞达可以借助波士顿科学在全球的研发网络,加强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而波士顿科学也可以依托先瑞达本土化的研发优势,提升研发效率。此外,双方还将可为对方提供CSO服务,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


在2023年至2025年间,先瑞达对波士顿科学提供研发支持和CSO服务涉及交易金额的上限为6000万美金、1.1亿美金、1.45亿美金,波士顿科学对先瑞达提供研发支持和CSO服务涉及交易金额上限为5000万美金、9000万美金和1.2亿美金。需要一说的是,双方的上述交易仍需通过股东大会审批。

寻求在中国建立制造工厂

波士顿科学创建于1979年,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纳提克市,历经数十年的不断创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企业,核心产品和服务包括心脏介入、外周介入、内窥镜、泌尿和神经调控等领域的创新医疗解决方案。

并拥有超过17,000种产品,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16,000项授权专利。1992年5月,波士顿科学在纽约证交所成功上市。2022年,波士顿科学取得了逾120亿美元收入,当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是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

1997年,波士顿科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均设立分公司以及研发中心,公司在中国的总部位于上海。其中,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于2010年在建立,是波士顿科学首个美国以外的研发中心,目前已经培养出一支超100名本土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参与引领了全球研发,也让本土创新惠及全球。在2020年疫情之下,主导开发了全球领先的数字化临床支持系统Heart Connect,该项创新技术已获得FDA批准。


“本土化”一直是波士顿科学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该公司曾公开表示其一直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长期看好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前景,持续践行有效创新和本土化发展,不断探索根植中国的内嵌式发展模式。


收购先瑞达

近年来,波士顿科学也通过合作、并购、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中国本土化进程。包括2022年宣布发起部分要约,以每股20港元收购先瑞达不超过65%股份的多数股权,现金对价约为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5亿元),这是跨国企业针对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之一。

据悉,先瑞达是一家创新型介入医疗器械企业,主要为患者提供血管疾病的介入无植入治疗方案。2022年8月,在港股挂牌上市,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先瑞达2022年全年营收3.96亿元人民币。

寻求建中国首个生产基地


而在将部分生产制造服务委托给先瑞达的同时,波士顿科学还寻求在中国本土建造工厂。若工厂落地,也将成为这家医疗器械巨头司在中国首个落户的工厂;目前工厂的选址还未最终敲定,仍在权衡各地提供的优惠政策。波士顿科学方面也并未公开披露关于中国首个生产基地的详细进展。


本土合作


此外,2023年以来波士顿科学已与新光维医疗、纽瑞特等企业达成合作,不断推动本土化进程。其中与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瑞特”)就股权投资、技术转移与本土化生产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波士顿科学首次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转移和本土化生产,标志着波士顿科学加速本土化进程、深化西部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



与新光维医疗合作,双方将在一次性使用电子胆道镜领域展开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助力“中国创新”产品深耕中国市场,推动本土医疗产业转型升级。


02
全球第二大器械市场, 巨头纷纷加码本土化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急速发展。根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从领域划分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体外诊断四大细分领域。其中,医疗设备(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1年医疗设备占比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约60%,整体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在不断推动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医疗、波士顿科学、GE医疗、飞利浦、直观外科、奥林巴斯、宾得等械企巨头加码布局,不断深入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以谋求更多的市场发展机会。


西门子医疗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生产研发基地


今年6月5日,西门子医疗也宣布,其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生产研发基地——西门子实验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据悉,西门子医疗上海诊断试剂基地总投资近30亿人民币,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全面投产后,该基地将生产多种针对心脏、甲状腺、性激素、肿瘤等临床检测的免疫试剂和用于免疫诊断的校准物、稀释剂、质控产品,预计年产能将达到6亿人次测试。


奥林巴斯和宾得设立生产研发基地


在内窥镜领域,亦有奥林巴斯和宾得两家械企,在中国设立生产研发基地。其中奥林巴斯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是其首次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研发基地,同时也是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地区生产。同样, HOYA Group(豪雅集团)旗下的PENTAX Medical(以下简称“宾得医疗”)也宣布在中国上海成立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内窥镜生产、研发和服务中心,将面向中国市场生产PENTAX Medical内窥镜解决方案。


——

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巨头,波士顿科学近年来不断以各种方式,加快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此次公司与先瑞达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市场销售、产品制造、研发的方面进一步升级本土化。此外其还将寻求在中国建立首个生产基地,一旦落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其在中国供应链的本土化进程。对此,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