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化视野 树创新集群示范标杆,Medpark承办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医疗器械发展论坛
来源: 创新网 2023年05月21日 08:59

“以学促思、以研促产,我们搭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全球一流的创新资源,通过论坛促进行业领域学术交流,为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提供原动力,全力助推国家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 5月19日在苏州举办的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医疗器械发展论坛”上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栋对论坛活动进行了高度概括。

近年来,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化、高端化发展已被提升至战略性高度。《“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到2035年,我国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前沿对话,全球顶尖学者共探医疗器械新机遇

 为响应《“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号召,以全球化视野加强产、学、研、医、管深入交流,赋能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Medpark)承办了此次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医疗器械发展论坛论坛“医工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全球领先的学界前沿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及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应用。

会议邀请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C.Südhof)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及东华大学教授、博导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中心主任莫秀梅等重量级学术界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世界最前沿的学科技术交流和精彩纷呈的学术观点碰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教授万遂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栋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集团总经理张超主持。上百位医疗器械行业相关领域专家、高校院所、临床机构、投资机构、医疗器械企业代表济济一堂,与全球顶尖学者们进行深入交流,展开前沿对话,共探生物医疗事业发展新领域和新方向,共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新篇章。

 

聚焦前沿技术,赋能产业创新融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教授万遂人致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教授万遂人在论坛开场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BME2023组委会预祝本次医疗器械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随后他对今天的三位主题演讲嘉宾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期待三位教授所带来的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和独到的学术观点,希望与参会者能在此共享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盛宴,共同研讨生物医学领域发展的未来。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栋致辞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栋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在致辞中表示,苏州高新区是苏州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始终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初心使命,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走在全国创新型科技园区前列,走在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前列。

苏州高新区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1号产业”进行重点支持,做强产业链条、做优产业生态、做好金融支撑,全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推动医疗器械产业跨越发展。希望全球顶尖学者和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行业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能通过本次论坛加强行业学术交流,为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提供原动力。“希望产学研医管携手共进,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在这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热土上,尽情释放创新智慧和创业激情,成功实现事业抱负和人生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发表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赵宇亮从技术研究的角度对药物递送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进行了介绍,他认为“生命诞生于纳米尺度,病毒也是纳米颗粒,我们从无生命到有寿命,在纳米尺度下做疾病治疗或者诊断,会比宏观尺度下更加精准,更高效率。” 这也是纳米材料技术与宏观生物学、微观生物学,包括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医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纳米生物学领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谈到纳米药物递送材料的应用,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纳米药物递送材料既是器件也是药物,已经在新冠mRNA疫苗上获得了成功应用,让莫德纳(Moderna)公司从默默无闻到市值万亿。技术的突破可以颠覆一个领域,在前沿的DNA纳米机器人等第三代智能药物递送材料的研究上,我国在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该项技术如果广泛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将现代医学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他希望通过研、医、产各方加强合作,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抢跑智能纳米机器人这个颠覆性的医疗器械创新高地。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中心主任莫秀梅发表演讲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中心主任莫秀梅就“静电纺纳米纤维及纳米纱用于软硬组织再生”的创新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分享。她介绍,静电纺将高分子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形成纤维材料,再以用不同方式对纤维材料进行接收,可以做出不同形态的医疗器材,用于不同的医疗场景。她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举例说明:用膜状接收静电纺纤维可以做膜状支架,可用于提高皮肤再生效率;用转轨接收可以做管状支架,用于神经血管再生;将纳米纤维剪碎再冷冻干燥可以得到块状支架,用于骨和软骨的修复;更创新的应用则是通过共轭静电纺的方法得到纳米纱线,再将纱线进行针织、编织,制成可用于肌腱再生的柔性支架。这些静电纺纳米纤维技术的创新应用目前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未来也将有广泛的临床医疗实践和应用前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C.Südhof)教授发表演讲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C.Südhof)教授在演讲中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了介绍,并对开发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方法的挑战性以及可能会有的创新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分享到,大脑通过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回路处理信息,这些神经回路接受传入的感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意识体验,最终形成行动的决定。在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突触最初的功能失调,让这一过程受到严重阻碍,使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失效。虽然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且脑部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比癌症或传染病等疾病的临床试验更困难,其临床结果的测量速度也更缓慢、更主观。但在深入开展脑部神经突触形成和突触连接维持方面的研究后,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的治疗也有了新的可能。

托马斯·苏德霍夫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了大脑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和突触前膜的可塑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将有望通过对特定细胞粘附因子进行调节,跨突触间隙形成蛋白桥结构,使神经元之间形成特异的突触连接,从而为阿尔兹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他认为对数百万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而言,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准确高效渗透、经济实惠、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应用的药物。他还在演讲中提到,基础性科研虽然耗时耗力,但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疾病,了解病理机制方面不可或缺,也是我们应对疾病最重要的方式。“了解疾病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既是创新药物开发的挑战,也是机遇。”

 

聚集高端资源 打造创新集群示范标杆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交流,促进前沿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这离不开产业内关键角色对资源的聚集和引领。

近年来,秉持“融汇、创新”发展理念,立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苏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Medpark)已逐渐成长为江苏省“一区一产业”战略布局中重点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次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医疗器械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也旨在集聚海内外前沿创新要素和高端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医、管深入交流,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赋能,助推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影响全国的千亿级产业集群高地

这期间,Medpark创新性构建“十个一”运营模式,多年来持续培育创新能力、完善平台搭建、优化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创新活力的多元产业生态体系,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

Medpark现已聚集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国家创新医疗科技研究院、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孵化平台,为医疗器械企业创新和高端化发展进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联合实验、人才储备、投融资支持等全方位的赋能。

通过引入中国信通院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落地江苏省唯一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推进生物仪器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创新服务项目布局,Medpark持续完善创新平台,围绕检验检测、动物实验、知识产权服务设立了一批公共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便捷服务,助力企业加速成长。

围绕龙头项目和企业招引、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Medpark推动健全的创新产业链条依托效应已初见成效,瑞派宁科技和鱼跃医疗获得了国家专利金奖;心擎医疗自主研发了世界第二个、全国第一个磁悬浮体外人工心脏……

目前,Medpark园区内已聚集医疗器械领域各级领军人才600余人;汇集了鱼跃医疗、中生北控、德国卡瓦科尔、美国百特医疗等900家国内外领先的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创新企业;产品布局涵盖医学影像、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医用机器人等医疗器械重点细分领域;已获批医疗器械二、三类注册证1057张,拥有众多国内首创、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成果。园区内各类型医疗器械营收规模超400亿元,产值年均增速超30%。

未来,Medpark将继续以全球化视野聚焦高端医疗及相关领域,坚持数字引领、创新驱动、集群发展,持续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深化产业融合创新,为增强产业竞争实力提供新的引擎和动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集群示范标杆,助力国家级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建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