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76.13%!这类耗材,今日起降价
来源: 赛柏蓝器械 2023年04月03日 10:09


国产化率仅10%的高值耗材,今日起价格体系开始重新调整。


01 最低价7125元,心脏起搏器今起降价

广东医保局消息,2023年4月1日起,广东牵头的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采中选结果将在广东全面落地执行。

按注册证数计算报名产品共有152个,中选产品150个,中选率高达98.68%;按企业数计算,7家进口企业和3家国产企业100%中选,平均降幅43.09%,最高降幅76.13%。
价格方面,心脏起搏器中选价格每台在7125元-172970元不等,最便宜的每台只需7125元; 其中,患者受益最大的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类产品,广东价格由原平均每台14.06万元降至6.51万元,每台可节省患者耗材费用7.55万元;降幅最大的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类产品,广东价格由原平均 8.55万元下降至2.04万元,每台可节省患者耗材费用6.51万元。
广东省医保局表示,按照2023年首年预采购量近1.3万台计算,预计全省年节约费用近3亿元,在充分满足医疗机构复杂多样临床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以量换价,有效减轻了群众费用负担,提高了心脏起搏器类产品临床使用的延续性和可及性。
去年11月底,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江西、湖北、广东、贵州四个省份组成联盟进行带量采购,集采品种包括心脏起搏器类、心脏除颤器类、心脏起搏除颤器配套使用的导线类医用耗材。
今年2月,此次联盟集采的中选结果公布。中选产品以进口为主,包括百多力、波科国际、美敦力、雅培,而国产则有先健科技、创领心律以及乐普医疗。
(广东省发布的《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表》附文末)

02密集集采启动,天价将撼动?
近期,心脏起搏器集采动作频频。
3月27日,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维护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开展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新一轮带量采购,并开展产品信息维护。
3月24日,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3+N”联盟起搏器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到期接续有关工作的通知》,京津冀与自愿加入的黑、吉、辽、蒙、晋、豫、川、渝、黔、藏等地区组成“3+N”联盟,开展京津冀“3+N”联盟起搏器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到期接续项目。
作为集采“熟客”,心脏起搏器虽有降价但一直难以触底。广东此次降幅虽然最高达到76.13%,但平均降幅仍然未达50%。
在集采已经把电生理、种植牙等诸多“硬骨头”啃下之后,心脏起搏器似乎成为下一道要攻克的关卡。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心脏起搏器主要适应症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缓慢心室率,包括单腔、双腔和三腔(CRT),主要的区别在于电极导线的数量以及放置位置,腔数越多越能准确模拟心脏跳动,现阶段无导线起搏器已经是心脏起搏器领域的发展趋势。
据CCIF2022数据,2021年我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植入量达到9.92万台,同比增长15.08%。
心脏起搏器作为患者的“第二个心脏”,属于电生理与起搏器高值医疗器械行业,技术门槛高。国产起搏器尚处于高度依赖进口的芯片、导线、电池等核心技术产品的阶段。
从各联盟集采的中选结果可以看出,市场仍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外资巨头手中,国产化程度较低。
据渤海证券研究所统计分析,我国心脏起搏器供应主要来自美国的三巨头美敦力 (43.0%) 、雅培的圣犹达 (23.7%) 和波士顿科学 (17.8%) ,合计占84.5%市场份额;来自欧洲的百多力和索林集团,合计占11.2%的市场份额。而本土起搏器生产企业如微创医疗(00853.HK)、乐普医疗(300003.SZ)、先健科技(01302.HK)仅占据5%左右的份额。
可见,心脏起搏器之所以无法像冠脉支架一样价格破冰,主要还是国产替代尚未实现,看似降价温和的背后,隐藏的是技术“卡脖子”的尴尬。

03 国产困境:技术承压,内需成长
据了解,心脏起搏器的成本不仅在于耗材本身,还包括手术跟台、医生培训、程控随访、故障处理、患者教育等诸多服务成本,且周期长达数十年。为确保其服务延续性,集采无法大幅撼动外资品牌的价格体系。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学斌表示,心脏起搏器拥有非常高技术门槛,且国产心脏起搏器高度依赖进口的芯片、导线、电池等核心技术产品。在现阶段双腔起搏器集采后1万多元的售价情况下,双腔起搏器价格能否压到更低,还有待考量。
据了解,国内心脏起搏器企业可以自主生产的基本为单腔起搏器据。而在国内植入需求方面,双腔起搏器是主流。相关统计数据,双腔起搏器在我国2013至2018年的植入数量占据压倒性地位。
为了能尽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国产企业近年来积极通过并购、合作研发来弥补技术缺口。
2014年,微创医疗与索林(LivaNova前身)成立合资公司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获得索林产品在中国的独家销售权,并开始自主研发国产起搏器。
2010年和2012年,乐普医疗先后两次总共收购了秦明医学75.1%的股份,成为秦明医学的控股股东,2016年更名乐普医电。
先健科技则是于2014年开始与美敦力展开战略合作,借助美敦力的技术和资源,加速推进国产起搏器项目。
在高门槛、高投入、高价格的市场围墙下,国产企业的追赶道路仍然漫长。但心脏起搏器的价格体系已然开始变化,集采杀价的同时也在加速国产替代,谁能在夹缝中挣脱桎梏,还需时间检验。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