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帆医疗:拟不超过24.8亿元投建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
2022年12月19日 11:03

2022年12月13日,蓝帆医疗(002382.SZ)关于投资建设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公告,为了进一步吸纳高端人才,调动全球研发资源,提升公司科研综合实力,为蓝帆医疗“以中国为核心,面向全球”的世界级跨国医疗器械平台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再添新的发展引擎,公司拟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投资建设蓝帆医疗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用于蓝帆医疗全球商业总部及高值产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蓝帆医疗是一家全球化的医疗器械平台型企业,目前在中国、德国、新加坡、美国、越南等国家构建了8大研发中心、9大制造基地,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0余家分子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研发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营销国际化、临床国际化。

目前,计划建设的蓝帆医疗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未来将承担蓝帆医疗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外周介入、神经介入和微创外科5个产品线的研发与生产功能,以及高端医疗器械的总部职能,包括不限于战略规划、投资并购、财务中心等。

致力于创新研发,推动产业发展


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的医疗器械市场。尽管早就在国内外冠脉支架市场获得了卓越的市场地位,蓝帆医疗从未降低对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研发投入从2017年的0.5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5.2亿元,过去5年研发投入已达13.9亿元。

其中,蓝帆医疗在心脑血管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BioFreedom®,搭载的BA9药物是蓝帆医疗旗下柏盛国际独家专利药物,是全球唯一的第三代雷帕霉素衍生物药物,具有十倍于普通雷帕霉素或雷帕霉素衍生物的亲脂性能,BioFreedom®支架表面采用独创的微孔结构,无需涂层载体就能和BA9药物结合。BA9由于其独特的药物性能,无论是在可降解涂层支架(BioMatrix系列)还是无涂层支架(BioFreedom系列),都在临床实践和大规模循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临床试验结果5次刊登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顶级学术刊物。搭载BA9药物的BioFreedom®支架被欧洲心血管治疗指南推荐为专门针对高出血风险患者的支架,同时获得了中、美、日、欧四大主要市场认证。

由于冠脉支架植入(PCI)手术的术后风险主要是血管内再狭窄,为此术后患者需要接受6-12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抑制凝血功能,减少血栓形成。但针对占PCI手术患者20%-40%的高出血风险患者,例如超过75岁的老年人、肿瘤患者、近期需要手术的患者,长期接受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出血风险,需要对缺血和失血风险进行平衡。因此该产品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HBR患者,可以将术后治疗期从6-12个月缩短到1个月。

BioFreedom®支架至今仍然是高出血风险患者PCI治疗的首选。2018年,美敦力使用其全球最新旗舰产品Resolute Onyx,把BioFreedom®支架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全球范围内2,000多例的头对头随机临床非劣效试验。试验的1年随访结果发表在2020年2月的《新英格兰杂志》上, 两年随访结果在2021年5月的ACC(美国心脏病学会) 2021上展示。结果显示,美敦力的Resolute Onyx支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对比BioFreedom®达到了非劣效,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BioFreedom®的长期安全性趋势大大凸显,在2年随访结果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指标上,BioFreedom®比Resolute Onyx低22%。

国产替代进口

推动创新技术“走出去”


在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蓝帆医疗近些年正在加快技术转移,将海外的优秀技术转接到国内,但除了把进口技术“引进来”外,也希望本地的原创技术能够“走出去”。

蓝帆医疗副总裁黄婕表示:“我们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动工建设的上海全球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希望能够在国内研发出更有原创性、更有突破性的技术反过来带给我们海外的研发团队,在那里形成海外产品并进行销售。”在技术“走出去”的过程中,蓝帆医疗上海全球科创总部有望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发挥其立足中国、面向庞大患者群体及临床手术例数的优势。”

蓝帆医疗在心脑血管领域的原创技术输出经验十分丰富。早在2003年,旗下柏盛国际就向Guidant Corporation(Guidant于2006年被波士顿科学收购,其心血管介入业务在收购同时被剥离转让给雅培)转让了雷帕霉素衍生物Everolimus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许可,获得上亿美元的转让和许可收入,并将后续的研发重心聚焦到下一代雷帕霉素衍生物BA9上。柏盛国际的独家专利药物BA9也曾进行过技术许可,2003-2016年间,柏盛国际授权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在其一款名为Nobori的心脏支架上使用BA9药物和相关涂层技术,同样收获上亿美元的专利许可收入。

届时,蓝帆医疗未来会以上海全球科创总部为核心,将中国智造的原创技术源源不断输往全球,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器械解决方案。

总结


此项目按照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4.8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为建设研发管理综合大楼及其配套楼,拟投资金额为7.70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6亿元,该募投项目已经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及2022年11月23日召开的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未来,在全新的起点上,在上海浦东这个开放的国际化平台上,蓝帆医疗将开足产研融合推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产业行业内各类伙伴集聚共生,打造成为协同创新发展的链接器和放大器,实现共同创新成长、贡献社会,用切实的努力和行动践行“做医疗健康中国创造,为人类生命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