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影上市,看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如何加速?
来源: 械企必读 2022年08月25日 17:05
近年来随着国产医疗设备在研发、技术的积累,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优质国产品牌,在部分产品及技术甚至超越同类国际品牌。 

2022年8月22日,联影医疗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联影医疗此次发行价为每股109.88元,总募资规模达109.88亿元,发行估值近1000亿元成为中国规模第一大的医疗器械IPO

01

联影冲击高端有多少胜算?

虽然才刚刚上市,联影医疗却已表现出国产超级独角兽的行业竞争力。

截止2021年底,联影医疗累计向市场推出80余款产品。产品线覆盖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和放射治疗产品。在高端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产品领域,公司产品线的覆盖范围与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厂商基本一致。

在MR和CT赛道,联影医疗分别以20.3%和23.7%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市场第一,产品覆盖高端低端各种类型。

其中,MR国内市场1.5T及以下中低端MR占比约为74.9%,联影市场份额第一。在新兴MI赛道,联影医疗分别是PET/CT和PET/MR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在国产厂家中,高端的3.0T及以上的MR产品、320排/640层的CT产品、PET/CTAFOV>120cm的MI产品只有联影医疗一家有能力生产。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经过百年积累,壁垒高竖,极少数巨头长期垄断。放眼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与之一战的企业并不多,联影或许是其中最有希望的一个。

尽管联影医疗在高端市场布局已有一段时间,但目前其营收的重点依然来自于低端市场。

联影医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MR市场中,其销售的产品依然以中低端的1.5T产品为主,3.0T高端MR目前由国际巨头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佳能主导,联影市场份额第四。与之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CT市场中,联影在64排以上的高端市场中同样仅能排到第四。

联影医疗招股书提到,公司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依赖外购,存在产生短期缺货或成本上升风险。截至本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生产CT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生产XR产品用的叉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以及生产RT产品用的磁控管等核心部件仍以外购为主。报告期内,公司CT产品、XR产品和RT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36%、60.43%和56.73%。

此外,联影在国产设备的对标是传统的头部巨头,但是在部分核心配件方面,国外技术仍然有强大优势,所以在做重要选择时,也会考虑进口配件的性能选择外购。不过联影不是组装工厂,仍在核心技术自主性上有优势。无论如何,联影已经撕出一道口子。

02

资本推动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

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带来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扩大,新冠疫情加速了市场的扩张。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经突破4,400亿美元,中国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2020年到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 

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相对更加迅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政府对医疗领域大力扶持等因素的驱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2015-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从3,125.5亿元增长至7,789.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0%。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国家对医疗产业的扶持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医疗器械行业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预计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2020-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1.2%。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在创新药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但医疗器械方面中国有产业优势,易规模化复制和迭代,同时国产升级和分级诊疗已形成明显的需求端放量。

从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2年6月10日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 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以下简称《指引》), 医疗器械企业上科创板迎来新机遇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增强了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指引》在前期审核实践基础上,结合医疗器械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情况、行业监管要求,对申请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医疗器械企业,从核心技术产品范围、阶段性成果、市场空间、技术优势、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开板以来,已有一批创新药研发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初步形成了药品研发企业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进一步推进器械领域的国产升级。 

在资本市场助力生物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浪潮下,大量初创型生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发展,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并将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进一步推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和创新,以满足医疗领域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为己任,解决患者的痛点,并引领生物产业的未来,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03

高端医疗设备如何加速国产化进程

除了资本助力,市场需求也在推动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展。

目前中国医用CT市场由国际厂商所主导,2021年CT设备中国市场销售,“GPS”(GE、西门子、飞利浦)占比67.49%,国产主力品牌(联影、东软、明峰)占比24.06%。CT行业技术壁垒高,中国厂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巨头仍有较大差距,现阶段,中国CT市场仍由国际厂商主导。目前国产CT市场份额不足30%,且国产品牌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而在2022年2月,西门子医疗光子计数CTNAEOTOMAlpha正式获准进入国内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从递交申请到创新公示仅用时54 天。

医学影像设备一直都是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里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因其门槛极高、研发周期极长。长期以来,国内医院的医学影像设备均被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所垄断。而作为国产品牌,自设立以来,截至目前,在MR产品里,国内公司只有联影拥有3.0T及以上产品;CT产品里,联影更是拥有全球唯一的320排/640层产品;PET/CT产品,也更是拥有全球唯一AFOV>3000px产品。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凭借领先的技术、高超的性价比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上已经打破进口垄断。

以1.5T及以上MR设备为例,2010年新增设备国产化率不足1%,而2020年新增设备国产化率已经突破40%。国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更获得一批国内顶级三甲医院以及全球尖端医疗研究机构的认可。

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过程中,跨国医械企业聚焦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支持国产医疗设备等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是指出,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大幅提高。

国产化不是简单的引进、吸收、消化,而是覆盖于产品、供应链、创新路径等各个方面。首先,是将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在国内进行本土进行制造;其次,是进行供应链的耕耘,把产品关键原部件交由本土供应商来做;最后,是走好创新研发之路,不断开拓更多高价值的产品管线。” GE医疗中国供应链总经理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此期间,供应链的选择成为比较关键的一环,为此,一直以来,GE医疗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较为严格。

通常认为,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可以推进医疗器械智慧供应链应用,实现医疗器械业务流、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助力医疗器械量价采购、集中仓储、高效配送、风险监控,打通医院内“最后一公里”。

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发展才能带动产业共荣,疫情以来,很多企业认识到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生产层面的关注,更需要全面开发上下游产业的柔性,让资产、设备、投资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在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串联产业链的各环节

后续本土化的考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生产方面能够实现更多本土化,前提是供应链都在生产基地附近,这样更加高效,更加灵活。 其次,由于一些核心部件在中国并不一定都能够采购得到,存在一些技术壁垒和专利问题,全球供应商可能也屈指可数,而这也是需要各方的不断推进。毕竟,全面国产化的前提需要看整个市场、工业基础、制造能力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如果有一些核心部件中国都没有供应商,那么就难以做到全面供应链本土化。

04

抓住利好机会

今年8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项目公开招标公告》(下称《公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准备以2300万元采购一套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在是否接受进口产品中明确标注“否”

就不接受进口产品的原因,工作人员表示国产能够满足需求因而采购国产设备,采购进口设备则需要申请,但并未透露具体采购流程。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医疗行业大多为医院自行采购设备,医院在采购进口设备时依据财政和海关要求需开展进口医疗设备论证的审批程序,一直延续到现在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显示,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医疗设备属于多种高水平学科交叉融合产品,上游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极少数企业手中,高端医疗设备产业上游供应链多数拥有科技含量极高的制造工艺或合成技术,如芯片技术、精密仪器加工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实现完全自主的过程较为艰辛,且不是单凭医疗器械企业能够做到的。

对于未来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的发展,企业应当首先抓住国家政策的利好,同时要努力提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性能的先进性,将设备功能做得尽量全、满足临床要求,尤其对于暂时不具备的高端功能要加强科研以及核心技术的攻关。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