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启动NMPA注册临床研究!
来源: Robo 2022年05月26日 19:27

近日消息,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OBO医疗”)正式启动关于“消化内镜手术辅助操作系统(以下简称“Picasso”)”的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NMPA注册临床试验研究,以评估其辅助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ROBO医疗消化内镜手术辅助操作系统(以下简称:Picasso)(图片来源:ROBO医疗

据悉,Picasso用于消化道早癌的手术治疗,即:消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简称:ESD),旨在降低ESD手术的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降低手术的风险及对术者的门槛要求,以利于ESD手术的普及与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Picasso是全球第一款单臂消化道柔性手术机器人系统,由ROBO医疗团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团队合作研发。该临床解决方案为全球首创,目前已获得了国内外顶级专家的普遍认可。值得关注的,Picasso是中国首家进入正式NMPA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目前,全球仅有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少数产品同时临床在研。

▲ROBO医疗消化内镜手术辅助操作系统(以下简称:Picasso)(图片来源:ROBO医疗

相关背景

在我国的肿瘤患者中,消化道癌有“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亡病例约100万。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 和45%。

消化道癌的“三高”的直接后果就是,治疗费用巨大,社会负担严重:结直肠癌治疗费用为400亿元,胃癌为150亿元,食管癌为50-70亿元,再加上其他的费用,总费用约1800亿元。

消化道肿瘤早期发现率低,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绊脚石。相比晚期消化道肿瘤,早期消化道肿瘤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更高,约为 90%以上。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欧美国家可达70%以上,在日韩等国更是高达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不足10%。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可以应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扩大了内镜下切除的适应症,创伤小,体表无手术切口,术后恢复快。遗憾的是,在中国能从事ESD手术的合格医师仅有几百人,从需求量计算,到2020年已达到50万例,严重供不应求。

在传统ESD手术中,存在单器械操作,手术耗时长,易出现并发症,如穿孔等现象;同时,传统手术对医师技术要求高,限制了ESD手术在基层医疗中的推广。而Piccaso“不改变传统内镜结构、不改变医生操作习惯、对传统内镜具有普适性”的技术优势,更会成为市场推广中的加分项。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