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猴需求巨大,一猴难求到有价无猴:猴哥身价飙升至10万!
来源: 医健趋势 作者: 小创整理 2021年10月12日 15:07
  导读:不管是在疫苗还是在原创药的研发环节上,非人灵长类动物都是关键的一环。新冠疫情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新冠疫苗研发上,有一个极为抢手的资源——猴子。
  “实验猴还有吗?”“已经卖完了!”“已经被定出去了!”“现有的猴子还太小!”从2020年开始,这样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在研究机构和中国的各个实验猴养殖基地上演。
  实验猴供应紧张,其身价已经从2019年下半年的1.5万元/只飙升到了现在的10万元/只。尽管这样,很多研究机构面临的依旧是“有价无猴”的局面。
实验猴需求巨大,一猴难求到有价无猴:猴哥身价飙升至10万!
01
哪些猴是实验猴?
  顾名思义,实验猴就是专门用来进行实验用的猴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接受采访时表示,通常意义上讲可以用作实验的猴子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在野外生存可以进行各种动物行为、区域分布等方面实验观察的各种野生猴类,譬如重点研究对象金丝猴、白头叶猴、黑头叶猴等。第二类是专门用于疫苗、药物研发实验、生理实验等项目的猴子,现在专用的实验猴一般都是猕猴。
  恒河猴和猕猴在临床中是新冠疫苗研发最理想的实验动物,因为他们和人类的DNA相似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可以说它们在新冠疫苗研发的实验中是小白鼠无法替代的,换句话而言:用猕猴或者是恒河猴做新冠疫苗实验安全性和有效性会更高。然而,目前摆在全世界科学家面前的课题之一是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的任务紧迫,但现成的实验猴子很少。
  目前实验中常用的猴子主要为恒河猴和食蟹猴。其中,恒河猴主要分布在我国和印度,食蟹猴主要分布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亚洲东南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由于食蟹猴繁殖较快,而且其4千克-5千克的体重,相比平均7千克重的恒河猴体型较小,导致用药量也相应偏小,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起,实验用猴应用已经全面转向了食蟹猴。中国养殖的实验猴主要也是食蟹猴,约占产业总量的80%-85%,由于食蟹猴不是中国本土物种,种猴都需要从东南亚引进。
  养殖人员检查用于出口的实验猴。图:新华社
  实验用猕猴在医学研究中的需求十分巨大,传染病学研究、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生殖生理研究、口腔医学研究、老年病研究、器官移植和眼科研究、内分泌病和畸胎学研究、肿瘤学研究等都离不开它们,并且医学上用于人类新药的研发极其谨慎,新药必须先用于非灵长类的动物,如小白鼠、白兔等,然后开始对猴子等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只有在包括灵长类等以上动物的身上实验证明没有危害,才能进行对人的临床实验,而灵长类动物的实验则是最后至关重要的环节。2001年颁布的《中国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所有新药的研发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确立与改进等,都必须得到在非人灵长类身上获得的可靠结论后,才能进入临床研究。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相对易于获得的猕猴成了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及大型药企的重要研究用动物。
02
实验猴“一猴难求”,原因几何?
  有业内人员表示,当前出现“一猴难求”有诸多因素。首先,“国内的各大猴场是有养殖能力的,特别是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天然的养殖环境良好。但这两年疫情背景下实验猴用量激增,总量逐渐减少。” 其次,国家的监管标准有所提高,按照相关规定,每只实验猴都必须有详实的遗传档案和健康档案,而猴源的减少也导致能做实验的成熟猴不够。“做实验必须要求三岁以上的猴子,而从出生到三岁,这期间养殖方也要付出不小的成本,现在达标的成熟猴并不够。” 其三,是猴子的种群保护,一般饲养场每年都要留一部分种猴来保证未来的繁殖,但是现在随着猴子总量的减少,有部分养殖公司甚至开始售卖种猴,“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会影响到未来的猴子数量”。最后,种群因素之外,2015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启动的中国药监系统改革也让实验猴的需求量激增。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药品审评审批速度,这也导致国内新药研发近年来快速增长。在2015年之前,实验猴的用量并不多,不像现在一个新药安评就要数十只,猴子的存量被快速消耗。
  
  在不变的既定存量下,实验猴的身价也随着市场需求水涨船高。
03
效仿美国,实验猴作为“战略资源”
  早已经将实验猴当成“战略资源”的美国依旧有大量的实验猴储备。早在2002年,美国已经意识到了实验猴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了7个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约有灵长类动物3.5万只,其中实验猴2.5万只,主要供基础研究用。有业界人士计算,即便没有进口,美国的7个灵长类研究中心每年也有近1万只新生猴。
  而在国内,由于实验猴价格昂贵,一般机构又没有饲养实验猴的资质,因此众多的基础性研究并不使用实验猴,大鼠、小鼠、兔子等一些非灵长类动物倒是他们经常用的对象,只有部分机构涉及到新药研究时才会使用实验猴。但是各大药企研发新药时必须要用到实验猴,并且很多都是委托专门的公司进行实验。而这些进行新药实验的公司,是否有充足的实验猴来源已经成为公司开展业务的关键。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中国去年初就开始实施实验猴出口禁令,但由于先前的战略储备不足,很多使用猴机构或公司已经陷入了“一猴难求”的局面。最近有业界人士建议,在未来中国也应该将实验猴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管理,并规范出口。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就有几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强实验猴战略储备的相关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全面暴发以后,国内许多研发单位科研用猴供给紧缺局面愈演愈烈,除了价格暴涨,“一猴难求”已经让一些急需的科研项目进展受到明显的影响。一些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实验猴种猴的进口、养殖供应和出口管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这样中国在遇到急需大量使用实验猴时才不会使自身陷入被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实验猴是比芯片还珍贵的资源。实验猴的售价已经从之前1.5万一只的水平暴涨至10万多元一只,还处于“有价无市”的境地。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