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为做好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日前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发布会议通知显示,拟组织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的申报企业,即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的申报企业参加培训会。
至此,首批开展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骨科耗材集采行动正是贯彻落实,这是继冠脉支架集采执行半年后的第二次国家级别的高耗集采。其中采购周期为 2 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统开放时间为:2021 年 6 月 22 日 9 时至 6 月 27 日 17 时。参加申报的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响应,系统关闭后,不再接受相关信息的新增、删减或变更。
6月22日,受高耗集采影响港股医疗器械板块全线走高,爱康医疗涨超17%,春立医疗涨超18%,威高股份涨超6%,微创医疗涨超4%。
庞大的国内人工关节市场
骨科疾病发病率与年龄相关性极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发生骨折、脊柱侧弯、脊椎病、关节炎、关节肿瘤等骨科疾病的概率大幅上升。特别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过程中,以60岁以上人口统计,201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2.54亿。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比例逐渐增大。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016年已达1.6亿人,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和低骨量患者人数可能增加至2.8亿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西南证券
而人工关节置换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等目的,至今已研制出膝、髋、肘、肩、指、趾关节假体。人工关节是骨科高值医用耗材四个细分领域最大类别之一,根据ORTHOWORLD研究,2018年全球人工关节市场以189亿美元占据了37%的比例,其次是脊柱18%,创伤14%,运动医学11%、骨生物材料10%以及其他。 受益于庞大的老龄化人口基数、国家卫生费用支出的增长等因素支持,人工关节近年成为各地区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的主要品类。有数据预测,2018-2023年我国关节市场保持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远高全球,并高于国内脊柱和创伤领域,2023年将成为国内骨科细分市场第一。目前,大型跨国公司人工关节产品仍占领北京、上海等最核心的三甲医院,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国产关节仅占到35.3%的市场份额。另外,国内的骨科材料还未真正走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仿制较多,产业并不集中。 2019年,国际关节领域主要由5大巨头占据,分别是强生、史赛克、林克、捷迈邦美和施乐辉。其中捷迈邦美第一,占据27%市场份额,史赛克和强生-Depuy分别占据19%和18%的市场份额。捷迈邦美、史赛克、强生、施乐辉共占据了接近8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我国髋关节国产化率超过50%,达到了53.91%,而膝关节则差距很大,国产市场份额不到30%,膝关节未来还有很大空间,且增量空间在二、三线市场。在国家支持进口替代大环境下,利好国产关节厂家其中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技术及医保水平的提高,人工关节医用耗材使用越来越成熟,临床用量越来越大,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逐渐纳入国家级别的高耗集采中。 截至目前,人工关节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工作已在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内蒙古以及云贵等地区开展,公开数据显示,初次置换人工关节产品各地区平均降幅均在75%左右。 其中,山东省在2020年耗材集采当中,针对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耗材集采杀下了“骨折价”。据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产品价格由原来92418元降至4133.33元,平均降幅达86.26%,最高降幅达95.6%,成为目前以来初次置换人工关节类耗材集采杀价最猛的一次。 从中选产品数目上来看,此次集采共有56款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产品中选。其中,国产产品共36款,包括威高、爱康仪城、春立正达、科仪邦恩、微创医疗及优材京航等企业;进口产品共20款,包括施乐辉、威联德、捷迈、强生以及博玛医疗等企业。
人工关节集采来了,会利好国产龙头 ?
(点击放大)
A组7家企业6家中标(或者8-9家企业7-8家中标),还有1家如果报价低于B组上限也能中标,淘汰1家企业,7家企业中预计有爱康、春立、威高3家国内企业,强生、捷迈、施乐辉、林克国外4家企业,备选史赛克、北京施乐辉、微创等企业全国各地市的供应能力是门槛,爱康、春立有1000多家医院客户,威高有500多家客户,进口品牌100家到几百家客户,其他品牌的工具和服务能力不足以支持全国,A组的竞争格局划分降价幅度可控,终端价大幅度降价也在所难免,但不会出现支架的结局。 以常规的陶瓷对陶瓷关节为例,德国赛琅泰克采购的球头内衬约3000元,加上加工制造成本4000元,出厂价9000-1万元,终端价格4万元,集采后降价预期终端价格到8000元左右,存量玩家毛利有所压缩,不排除进口以更激进价格策略应标,则价格预期将更恶劣中标即利好,有利于国产替代和头部集中,关节市场预期手术量50-60%仍然在国外品牌手中。 以爱康、春立为例,2家髋关节按照销量市场份额分别在18%和12%,提升空间有限,威高医院渠道较强,有可能通过高报量的方式拿到更高的份额,其他国产厂家可能分到小组,价格竞争更激烈。 从业绩上看,以爱康医疗为例,19年收入9.3亿,髋关节营收4.5亿,11万台销售量,ASP 约4000元(陶瓷占比较小),毛利率67%;膝关节2.3亿,4.2万台销售量,ASP约5200元,毛利率73%。另外3D打印收入1.2亿,毛利率85%,三项业务合计毛利6.6亿,净利2.7亿。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爱康医疗招股说明书
考虑以量补价的弹性,威高相对于爱康、春立手术量增长的空间更大。目前具体分组和最终中标结果暂未公告,仍处于政策博弈阶段,但政策比预期好是偏缓和的,预计H股爱康、春立甚至威高可能都有估值修复机会,H股威高和A股威高骨科是相对利好的。 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骨科标的与关节集采关系不大,不排除受关节集采情绪修复的影响,其他耗材公司,尤其是有集采预期的公司,整体情绪修复也是偏缓和的。价格方面,利润空间肯定是下降的,但总体来讲集采对国产龙头还是利好的,这也难怪今天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威高等国产龙头企业飞涨,至于这次国采公布的结果,我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