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广东省消化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公告》(简称《公告》)。根据《公告》,此次采购品种包括:止血夹、消化介入注射针、圈套器、静脉曲张套扎器、痔套扎器、乳头切开刀这6大品种(7大类别),并公布各自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格,具体如下:同日(10月17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公布了采购报名的通知,上述6类耗材的信息维护时间为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29日17:00;采购报名时间为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31日17:00。根据采购文件,本次集采的中选规则采取新玩法,中选资格划分为拟中选限量产品和拟中选产品。其中,在同采购品种同类别内(1类到6类),符合企业报价要求的报价单元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获得拟中选限量资格:在同采购品种同类别内(1类到6类),拟中选限量报价单元按申报价格P由低到高依次顺位排序,排名前70%的获得拟中选资格。
其中,(1类、2类)和(3类、4类、5类、6类)按规则一未获得拟中选资格的,满足各自相应条件也将获得拟中选资格,具体如下:
7类产品(乳头切开刀套装)的拟中选资格确定,受6类产品(乳头切开刀单件)的拟中选情况影响。在执行上述规则一和规则二后,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获得对应的拟中选限量/拟中选资格:
以上述耗材品种为例,止血夹、消化介入注射针均被纳入过京津冀“3+N”联盟集采中,在全国多地范围内实现一波降价。安徽省合肥市牵头开展的2024年度安徽省部分医用耗材集采中,一次性乳头切开刀平均降幅49.31%,最高降幅60.22%。此外,去年开展的福建南安市医共体集采,也曾对一次性使用止血夹装置、一次性内窥镜用注射针、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一次性使用高频切开刀四类消化内科耗材开展集采。近年来,国内非血管介入市场加速扩容。据QYResearch数据,2022年中国非血管介入手术无源耗材市场规模为308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85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14.1%。在消化介入领域,奥林巴斯、波士顿科学、库克医疗等外资巨头长期垄断高端市场。但随着技术突破,南微医学、安瑞医疗、常州久虹等国产品牌已在市场站稳脚跟,国产占比近年持续攀升。
以此次集采品类为例,根据药智医械统计,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20余款止血夹类产品,其中国产占比已高达86.36%;目前我国已上市80款圈套器产品,国产数量占比高达83.75%。同属非血管介入领域,除了消化介入外,泌尿介入今年更是集采关注对象,成为第六批耗材国采锚定的两大类别之一。此外,重庆牵头的26省输尿管支架集采也已正式启动。在各类大型集采的驱动下,国内消化介入和泌尿介入市场已步入关键变革期,本土品牌有望借势实现快速放量,非血管介入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将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