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抢滩2025,哪家械企能赶上IPO末班车?

日期:2025-09-25
浏览量:2056

2025 年第四季度将至,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 IPO 冲刺进入关键倒计时。对扎堆冲击资本市场的企业而言,能否在 12 月 31 日前完成挂牌,不仅决定着企业自身的融资节奏,更折射出创新器械赛道的资本化效率。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科创板、港股、北交所三大市场共有十余家医疗器械企业推进 IPO中,其中科创板的北芯生命、思哲睿,港股 18A 的德适生物、天星医疗,及 “A+H” 布局的可孚医疗、迈瑞医疗,成为年末窗口的核心竞争者。

全行业上市进度全景盘点

科创板

科创板凭借 “第五套标准”(无需盈利)的政策红利,成为高壁垒创新械企的核心选择。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 2025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表示,自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以来,科创板已新增受理 15 家企业的 IPO 申请。

不过,械企在科创板的 IPO 进度分化显著,头部企业领跑、尾部企业停滞的格局逐渐清晰,具体企业进展如下表所示:



科创板重点企业 “竞速” 分析

北芯生命:过会企业中的 “准上市标杆”
在科创板械企分化格局中,仅北芯生命具备年末挂牌的明确条件。作为心血管精准诊疗领域的代表企业,北芯生命 7 月 18 日过会后,9 月已进入证监会注册问询阶段,是目前科创板医疗器械赛道进度最快的企业。根据常规流程,注册生效后 1 个月内可启动发行,若能在 9 月底前获批,其年末完成挂牌的概率极大。



思哲睿:注册阶段的 “长期停滞者”
尽管思哲睿早在 2023 年 6 月便已过会,但其提交注册申请已逾两年,至今仍未传来获批消息。上交所网站显示,2025 年 7 月 4 日该公司虽更新了财务资料,但招股书注册稿自 2023 年 6 月 25 日后未再更新,公众无法知悉其 2023 年后的财务数据。即便思哲睿已成为哈尔滨 “独角兽” 企业,若 10 月前仍无突破,年末挂牌概率将大幅降低,或成为科创板 “过会未注册” 的典型案例。



同心医疗:辅导阶段的 “潜在选手”
作为人工心脏领域的龙头企业,同心医疗 7 月将辅导机构更换为中信证券,但截至 9 月 25 日尚未递交申报材料。参考科创板 “受理 - 过会” 平均 5 个月的周期,即便其在 9 月底前完成申报,年末前也仅能推进至问询阶段,2025 年挂牌概率较低,更大概率冲刺 2026 年初窗口。


港股 18A

港股 18A 通道虽受估值环境影响,但仍是器械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选项,下半年新增 4 家递表企业,含科创板转道及成熟企业冲刺:



港股 18A 重点企业 “突围” 分析

德适生物:AI + 影像的 “港股冲刺者”

6 月 29 日递表的德适生物,不仅提供 AI 医学影像技术通用平台服务,还以染色体分析为突破口布局智能医疗装备,深耕医学影像 AI 细分领域,已积累技术领先优势、优质客户资源及产品落地先发优势。截至 2025 年 6 月,其产品已进入全国 400 多家医疗机构,覆盖大量三甲医院与诊断中心。

不过,港交所 18A 审核周期通常为 3-6 个月,若德适生物能在 10 月前完成首轮问询回复,12 月通过聆讯的概率提高;但仍需应对港股估值压力,不排除延后发行的可能。

天星医疗:转道港股的 “曲线突围者”
6 月终止科创板审核后,天星医疗于 8 月 26 日迅速递表港股,其核心产品为运动医学植入耗材(国内市占率前三),毛利率超 70%。港股对械企的商业化要求相对宽松,且同类企业平均审核周期为 4 个月,若能在 11 月前回复问询,年末挂牌存在可能性。

可孚医疗:A+H 双平台的 “构建者”
9 月 22 日递表的可孚医疗,是已实现盈利的家用器械龙头企业(2024 年营收 29.83 亿元、净利润 3.12 亿元;2025 年前 6 个月营收 14.96 亿元、净利润 1.67 亿元),此次采用双重上市模式。截至 9 月 25 日收盘,其 A 股最新市值为 80.84 亿元。但受递表时间较晚影响,可孚医疗需在 12 月前完成聆讯与发行,节奏极为紧张,预计最快需至 2026 年才能实现港股上市。

迈瑞医疗:龙头企业的 “全球化铺垫”
据彭博社消息,迈瑞医疗(A 股 2018 年上市,代码 300760.SZ)已选定保荐机构筹备港股二次上市,预计募资超 78 亿港元,但截至 9 月 25 日尚未递表。作为行业龙头,迈瑞医疗一旦递表,将成为港股市场的焦点;其港股上市后,有望依托离岸资本加速海外并购与本土化布局,进一步强化全球器械龙头地位。


北交所

北交所以 “市值 + 营收” 双指标适配中小器械企业,当前在审企业以耗材及设备配套商为主,进度相对平缓:



A+H 上市布局专项盘点

2025 年医疗器械行业中,仅有两家 A 股企业明确推进 “A+H” 双市场布局,聚焦全球化资本运作与业务拓展:



械企冲刺 IPO:那些绕不开的 “共性挑战”

对冲刺年末 IPO 的械企而言,审核节奏的不确定性与财务数据的时效性,是两大核心挑战。

审核节奏存变数,合规要求高三类医疗器械企业需通过国家药监局数据核查,例如北芯生命在注册阶段或被要求补充临床随访数据;而思哲睿的案例则显示,注册阶段对商业化逻辑的问询可能显著延长审核周期,成为企业上市的 “拦路虎”。

财务数据需 “保鲜”,过期即 “停滞”科创板与港股均要求招股书财务数据有效期为 6 个月。此前思哲睿就曾因财报过期中止审核;对北芯生命而言,若 10 月后仍未启动发行,需更新 2025 年三季度财报,可能导致上市进程延误。


器械赛道的 “资本化终局”

2025 年末国内医疗器械 IPO 末班车的争夺,本质是 “进度确定性” 与 “技术稀缺性” 的双重较量。

北芯生命凭借过会 + 注册问询的领先进度,成为年末上市的 “种子选手”;德适生物、天星医疗依托港股审核节奏,构成第二梯队;而思哲睿、同心医疗等企业则受制于审核停滞或进度滞后,大概率错失年末窗口。

对企业而言,2025 年末的冲刺结果不仅是融资节点的选择,更折射出创新器械赛道的资本化逻辑 —— 唯有兼顾技术硬实力与商业化能力,才能在审核周期与市场波动中穿越周期,真正实现资本化破局。

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注册、上市、融资、落户等关键阶段需专业支持。医疗器械创新网深耕行业,可提供合规梳理、投融资对接、落户规划等解决方案。有需求可扫描二维码加微信,携手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图片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财务造假,医械龙头企业退市倒计时

迈瑞,再次出手!

奥林巴斯,新品

苏州这一械企,拿下近亿元融资!


返回列表